气象灾害 不得不防

2018-07-12 08:34:5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不论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应该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对待极端天气不能放松警惕,勇于担起各自的责任,及时防范乃至化解气象灾害,尽可能把损失降至最低。

图片1.png

7月10日在日本冈山县仓敷市真備町暴雨灾害现场(图源:新华网)

进入夏季以来,北半球多个地区都进入气象灾害的高发期。2018年6月底以来日本西部地区连降特大暴雨,引发30年多来最严重水灾,导致上百人死亡。7月5日,两艘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事故,让无数人们为遇难者扼腕叹息。与此同时,中国多地也在遭受暴雨、台风肆虐,防范应对气象灾害形势非常严峻。

气象灾害主要是指大气对人类生命财产等造成的损害。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估计,全球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2500亿到3000亿美元左右。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发生,人们将不得不面对愈加严峻的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是主要原因

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是由地球自身的变化而导致。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资源的过度开采、空气污染、植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属碳排放量过多导致的全球变暖,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变暖是导致气象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

早在2011年,就有相关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的确导致地球降雨、降雪强度增加,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增多。美国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范围内台风、飓风等热带气旋的移动速度正在减缓,这将使得其在受灾地区滞留的时间更长,带来更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可以说,气象灾害的频发正不断展现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的风险。

做好防范气象灾害准备

当前,重大气象灾害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如果说“天灾”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如何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则需要在灾难预警和灾后救援方面进行人为的努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建设完备的灾害预警和灾害应急体系以应对时而发生的自然灾害。

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最考验的就是国家乃至国际层面灾害预警和灾害应急体系的建设。联合国减灾署发布的《2015年减轻灾害风险全球评估报告》中曾提到,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球范围内从管理灾害到管理风险这一革命性的转变已经渐渐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站稳了脚跟,大多数国家设立了国家层面的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建立了一系列灾害应急管理措施。不得不说,在灾害防治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灾害死亡率大幅降低。更加精确的气候监测、不断更新的预警系统、移动通讯设备的大范围使用以及灾害防备和响应的完善,意味着人们在应对极端恶劣天气时能够及时地撤离至避难所和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然而,从近期发生的几起气象灾害事件中来看,灾害预警和灾害应急体系仍存在着疏忽和漏洞。以上文提到的日本西部地区暴雨灾害为例,除因恶劣天气极为罕见外,当地政府预警不力,民众对水灾防范意识不强,是造成灾情严重的另一重要因素。据日本共同社9日报道,日本各地政府向大约600万居民发出“避难通知”,但因为缺少强制性,不少人并没有放在心上。

与此同时,民众对极端天气预警的不重视,也是增加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极端天气多发的状况,人们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好预先准备,千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无数带血与泪的事件告诉我们,应对气象灾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论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应该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对待极端天气不能放松警惕,勇于担起各自的责任,及时防范乃至化解气象灾害,尽可能把损失降至最低。(综编/海外网 介瑾)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孟庆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