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遗产是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

2018-07-20 11:28:2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安倍首相如果真的希望切实改善中日关系,那么就应该理性处理钓鱼岛问题,而不是采取刺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做法。

153007945628534fb2bf952.jpg

资料图片:从中国渔政202船上眺望钓鱼岛(2012年10月20日摄)。(图源:新华社)

7月18日,外交部就日本高中教科书计划将钓鱼岛列为“日本固有领土”一事回答了记者提问。外交部表示,无论日方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中方敦促日方正视历史和现实,以正确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

实际上,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众所周知,日本文部科学省早在2014年1月发布的“初高中教科书编写指南”中,要求写明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对此,日本《产经新闻》认为,“过度描述与别国的主权争议,无益于引导学生形成深刻认识。”这和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鼓吹,承认侵略历史是培养“自虐史观”,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一个论调。

实际上,日本文科省要求在教科书中写明,钓鱼岛属于“日本固有领土”,是贯彻2014年安倍发表的“新年贺词”精神。安倍当时强调“1951年元旦,日本仍处在被占领的状态,从同年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与《日美安保条约》开始,日本战后的进程拉开帷幕”。“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这是应该朝着日本建设新国家,迈出一大步的时刻。”

《旧金山和约》与钓鱼岛问题直接相关。因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就是强调钓鱼岛不适用《旧金山和约》第2条“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而适用于第3条,即“冲绳由美国托管”。1972年5月15日,根据《美日冲绳返还协定》,冲绳回归日本。既然钓鱼岛属于冲绳,那么当然也随之“回归日本”。

问题是,日本的说辞存在一个悖论:《旧金山和约》是由美国主导签署的,但美国并未承认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相反,美国曾公开表示,“对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主权,没有任何倾向”。无法回避这个悖论,通过教科书“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是否荒唐可笑?

必须指出,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两大“政治障碍”。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未能处理好“旧金山体制”遗产。具体而言,就是未能克服既无法否定“侵略历史”,又想结束“道歉历史”的困境。就前者而言,良知未泯的日本人都没有回避那段侵略历史。2015年3月9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日方首席代表北冈伸一公开表示,“99%的日本史学家认为,当年日本发动的那场战争是侵略战争,这很明了”。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右翼势力竭力淡化乃至篡改侵略历史。此种言行,比比皆是。2015年8月14日发表的“安倍谈话”,反映了安倍的“两难处境”。

就安倍本人而言,显然是想通过渲染战后日本的“和平历史”,回避战前的侵略历史,使日本告别“道歉外交”。安倍竭力宣扬“积极的和平外交”,宣扬“价值观外交”,都是试图通过树立日本“战后的形象”达到这一目的,以便“夺回强大日本”

但是,不“以史为鉴”,如何“面向未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经指出,“欧洲已经和解,但是亚洲仍没有实现和解”。为什么?

试问,德国《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凡是为纳粹招魂的言行,最高可判处5年徒刑,而日本却通过制定和颁布《援护法》和修订《恩给法》,取消了战犯和普通战殁者的区别,否定了《旧金山和约》第11条“不得为战犯翻案”的规定,因而使有些右翼势力宣称,“日本没有战犯”。试问,如果日本认为拥有钓鱼岛的法律依据是《旧金山和约》第3条,那么对旧金山第11条是否可以无视?这一做法是否又意味着对《旧金山和约》相关条约的遵守,可以随意选择?

试问,为什么德国教育法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对纳粹祸国殃民历史的叙述和反思,而日本政府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却是变着花样地淡化乃至篡改侵略历史?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为什么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政治障碍”,对照德国,日本难道不应该认真反思吗?

《旧金山和约》中国既没有签署,也没有承认。中日之间的和平条约,是1978年8月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迄今正好40周年。搁置钓鱼岛主权之争,是当时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有影像资料、报纸社论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佐证。安倍首相如果真的希望切实改善中日关系,那么就应该理性处理钓鱼岛问题,而不是采取刺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做法。

(冯玮,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孟庆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