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该如何走上“不惑之路”

2018-08-13 11:03:45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中日经贸合作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互致贺电,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国古语有“四十不惑”之说,中日关系似乎也是如此。

1978年8月12日,中日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1972年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使中日不战、友好合作关系固定下来,为中日发展和平友好关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里程碑。40年来,中日关系经历风雨波折,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

40余年来,在四份政治文件的指引下,中日两国本着和平合作、平等互利、互惠共赢的理念,始终坚持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的原则,使中日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虽经历40年风雨,终于走向“不为别国所动,不为外扰所乱”,相向而行、相互靠拢的不惑之路。

如今,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成为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分别是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重要外资来源地。

尤其是,2017年中日经贸合作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双边贸易达3000亿美元规模,增幅超过10%;日本企业对华实际投资32亿美元,同比增5.3%。中国企业对日投资2.5亿美元,保持增长态势。中日经贸合作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日本媒体日前报道,为在“不惑之年”改善中日关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将大力发展中日关系”,力争年内访华。日本有分析指出,由于顾及到中国,安倍今后将不会参拜靖国神社。

若按日本媒体所说,安倍首相真的想实现年内访华,及未来中日最高领导人互访,笔者认为还需要作出一些努力铺平未来的道路。

首先,诚如日本媒体所提到的,“靖国神社”“历史认识”这些都是过去几十年里中日关系中的敏感因素,日方希望中日关系能在未来实现进一步转圜和更大的成果,转变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的认识,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努力。这会为中日关系迈上新台阶打下基础。

其次,以经济合作的重新升温为契机,日本在外交姿态及对华政策上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看到的是,日本方面如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表现出一些可喜的态度。日本一些官员和机构日渐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并将“一带一路”视为新时期中国开放的一部分,日本可以在共同发展中找到新的战略空间。

第三,在外交策略上,排除第三方干扰。从现阶段来说,美国对日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日本也对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有一些想象,但我们相信只要真心诚意进行合作,中日之间的发展空间只会更大。不要受第三方影响,对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日本对亚洲经贸往来活跃,对中国等亚洲直接投资增加。日本企业从中国和东盟获得的投资收益占其海外总收益的45%以上,首次超过欧美。亚洲成日本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主战场,而中国为重中之重。2013年到2016年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是美国,但到了2017年,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又转变为中国。从数据来看,这一改变不是短期的现象,而是代表未来的趋势。未来中日的合作面大于对立面,贸易保护主义是中日共同的威胁。与此同时,共同的机遇需要中日更长期的靠拢。(作者刘军红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