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客该补补历史课了

2018-10-15 07:36:5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在舍本逐末,违背历史大势,因此不会成功,也不能长久。

image.png

(图源:东方IC)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不久,习近平主席就访问了美国。在访美期间,习主席指出,中美两国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奉行你输我赢的理念,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访华期间,习主席再次强调,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美好的未来。合作、共赢,这是中国希望建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基于中美交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结论。

中美关系可以被分成三个历史层面来考察,一是作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的交流,二是作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和贫弱半殖民地国家间的纠葛,三是作为国际霸权主导国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间的竞合。这三者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些人抱着白人种族优越感、美国“例外论”和美国对华“施恩观”来看待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必然动辄感到中国“背叛”美国的善意,有违美国给中国设定的“改革目标”,甚至生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怨恨。对此,只有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还原事实和真相,才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大是大非。

首先,18至19世纪的中国贸易和中国劳工推动了美国的现代化。美国人从英国北美殖民地时期就对东印度公司进口的中国商品非常青睐。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国人年均消费已达10亿杯茶,但却被英国禁止直接与中国贸易,这成了美国革命“脱英”的导火索之一。从1784年美国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驶向中国到1812年美英战争之间,有300多条商船往返中美航线600多次。他们将毛皮和人参运往中国,但真正赚钱的却是用美国快船转运并贩卖到广州的鸦片,然后他们再从中国把茶叶、瓷器和丝绸运回美国,从中获得巨额利润。曾经的美国首富阿斯特家族,签订《望厦条约》的美国大使顾盛的家族,罗斯福总统的外祖父德拉诺家族等等,都是依靠中美贸易赚得第一桶金,转而投资美国工商业的巨富之家。可以说,中美贸易是美国立国早期工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跨洋铁路是美国形成国内统一市场进而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而它的建成就更离不开中国人的血汗。1869年5月,美国内战结束后仅4年,近3000公里长的跨洋铁路建成通车。内战造成上百万士兵伤亡,大量平民遭到殃及。为恢复战争创伤,加快西部开发,美国国会决定拨款修建跨洋铁路。 从加州到犹他州最艰苦的施工路段上,占劳工总数90%的上万名中国劳工夜以继日的挖洞、修桥、铺设铁轨。没有他们的贡献,跨洋铁路难以建成,美国西部的开发将会大大推迟。中国劳工为了争取与白人同工同酬,展开了当时美国规模最大的罢工。美国雇主拒绝提高工资,他们切断了食物和生活用品供给,最终用饥饿和白人警察的恫吓迫使中国劳工放弃了要求。令人不齿的是,铁路建成13年后,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二战期间才将此法案废除。2014年美国终于正式承认了中国劳工的贡献,在美国劳工部“名人堂”里写道,“他们(中国劳工)的贡献是将美国东西部连接起来,在此后的岁月里为美国巨大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其次,美国的现实利益而非利他主义决定了其20世纪上半期的对华政策。1949年以前,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由1899年9月和1900年7月的两次“门户开放”照会确定的。美国要求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和“领土与行政权完整”,在它自身逐步成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扩张走向正面冲突。客观上看,美国从1915年反对日本对华21条,到1922年华盛顿九国公约,到1932年反对“九一八”事变的“不承认主义”,到最后对华物资支援、对日宣战,发挥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作用。但主观上美国的政策完全是以确保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对华的正面效果不过是美日西太平洋争霸的副产品而已。

作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是争夺亚洲的迟到者。1898年,在与衰老的西班牙帝国短暂作战后,美国才取得了菲律宾作为进入亚洲大陆的跳板。那时,帝国主义在中国已经将势力范围瓜分殆尽,而美国决定另辟蹊径,不以领土殖民而以商业竞争方式进行全球扩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听从中国问题专家、后来任驻华公使的柔克义的建议,向各国发出“门户开放”照会,在承认别国“势力范围”的前提下,要求在商业上获得平等对待。对于不愿接受门户开放的俄国,美国通过向日本提供4.5亿美元巨额战费,支持其在中国领土上对俄作战。但当日本攫取了东北的权益,吞并了韩国,转向排斥美国利益的时候,美国便转向针对日本并秘密制定了对日作战的“橙色计划”。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美国政府寻求中国“门户开放”的时候,美国在《排华法案》通过20年后将其永久化,对中国人执行了彻底的“门户关闭”。这一举动引发了1905年大规模地抵制美货运动,而1908年美国同意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留学生,正是美国为修好中美关系做出的姿态。更有甚者,美国的种族主义排外浪潮把日、韩、东南亚的亚洲人都裹挟进去,阻碍了日本对美移民和经贸往来,助长了日本的“泛亚主义”和军国主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一根引信。

第三,美国跨国资本从改革开放后的中美经贸关系中获得了极大利益。在经历了30年的敌对、战争、封锁和拖延之后,中美两国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美国国际战略形势疲弱的时刻完成了正式建交的历史使命,美国也开始长期奉行对华接触政策。1979年前,尽管美国长期觊觎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国也对与美国发展经贸关系充满期待,但双边贸易一直未能在两国对外贸易中占到很大比重。事实上,中国对美贸易量直到2003年才超过美日贸易量成为美国亚洲最大贸易伙伴,2015年才超过美加贸易量成为美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时至今日,中美贸易一年的总量就接近中美建交后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的双边贸易总和。中美两国都从这一蓬勃发展的经贸关系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美国的跨国资本从中获益尤其显著。

客观衡量中美经贸关系是否平衡应该拿美国产品在华销售总额与中国产品在美销售总额做比较。因为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在中国设厂生产,其中中间产品和组装成品销往美国,被计为中国对美顺差,制成品则留在中国销售,形成美国公司在华的利润。早在10年前,时任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就指出,美国公司在中国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总值超过了美国对华出口的两倍,当年美国在华销售的产品总额与中国输美产品总额相差无几,因此美国不应将贸易赤字问题政治化。美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占美国出口的一半,进口的三分之一,从国际贸易私有化中获利甚丰。在中国市场上,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年美国企业实现在华销售收入约6068亿美元,利润超过390亿美元。到了2017年,美国上市公司中仅在华销售前二十的美国企业就合计收入1580亿美元。德意志银行2018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实际上在中美双边贸易过程中获得了比中国更多的商业净利益。由于美国政治制度的缺陷,导致21世纪全球化的收益未能在美国社会内部合理分配,引发了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浪潮,最终被本届美国政府利用,将中国树为阴谋掠夺美国财富的“经济侵略者”。

回溯历史可以看出,美国向来是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实际获益者。那么美国一部分人的错误历史认识再度沉渣泛起,其根源在哪里呢?答案就在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国革命成功的“遗憾”中,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否定和敌视中。1949年8月新中国建立前夕,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着重谈了二战结束前后及中国解放战争期间的美国对华政策。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书中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说,“(中美)友谊是可以用许多年来的种种事实予以证明的,诸如利用庚子赔款供中国学生的教育费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废除治外法权,以及战时及战后的广泛对华援助等。美国始终维持对华外交政策的各种基本原则,包括门户开放主义、尊重中国的行政和领土完整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揭露该国不幸的局面,这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显然,美国政府当年为了反驳“丧失中国”的指控,炮制出的“美国无私赠与,中国忘恩负义”的历史论调,直到今天还有人念念不忘,重新拿出来作为攻击中国的历史铺垫。

2017年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定位为长期战略竞争对手,现在有人想要更进一步,把中美推向新冷战的境地。这些新冷战鼓吹者本质上是想通过否定中美接触与合作的建设性成果、贬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为美国现行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寻找借口,为美国随心所欲的霸凌主义行径提供辩护。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在舍本逐末,违背历史大势,因此不会成功,也不能长久。长远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仍会遵循既有的历史规律,终将回到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合作共赢轨道上来。

(赵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论坛网特约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姚凌、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