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退约?这次是真的威胁到世界和平了……

2018-10-22 19:29:07来源:海外网
字号:

image.png

特朗普政府又退约了。

当地时间10月20日,特朗普公开宣布要退出与俄罗斯签订的《中导条约》,理由是“俄罗斯违反了条约规定”——这种理由随后被俄方否认。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军事领域动作不断:升级军费开支,重启在南海的“自由航行”,如今又要退出《中导条约》。

这是要做什么?

事件

要谈这个话题,得回溯一下历史。

《中导条约》,全称是《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87年12月8日由美苏双方签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两国削减射程为500到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在冷战背景下,西方担心苏联的导弹计划对欧洲各国首都构成威胁。毕竟欧洲就那么大,这些导弹足以威胁西欧绝大多数国家。

换言之,它是防止在欧洲大陆发生冲突的一个关键性的防范机制。从历史上看,这一条约最终也帮助结束了冷战,被誉为“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协议”。

前不久,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指控说,俄罗斯部署了一种射程可达500千米以上 的陆基巡航导弹,违反了《中导条约》。

指控到底有无道理呢?

最近几年,俄罗斯在“伊斯坎德尔”发射系统上,部署了一款型号为R500的陆基巡航导弹。这家伙的战斗力相当不错,能把一个500千克的“快递”(包括核弹头等在内的七八种款式)在最多30分钟内送到目的地。不仅如此,它“认路”能力也很强。什么地形匹配、卫星定位、光学末制导和雷达末制导,都不在话下。

因此,美国坚持认为其射程能达到500千米,违反了条约规定。

除了R500,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也被美方认为有“越轨”嫌疑。毕竟,“伊斯坎德尔”在冷战时期的前身“奥卡”(北约称呼为SS24),一度是西方世界的噩梦。

当年,“奥卡”不仅非常精确,且发射准备时间非常短:在有准备的情况下,100部发射车能在在一小时里种出300朵左右 “ 蘑菇 ” 。“奥卡”还专门针对当时美国开发的“爱国者”反导系统做了强化,可以说北约基本拿它没办法。

维持庞大的军备需要大量财政支出,经济最终拖垮了苏联。所以,在《中导条约》的谈判中服软的是苏联,戈尔巴乔夫几乎全盘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其中就包括销毁“奥卡”。此外,苏联还交出了一千几百枚导弹,美国销毁的数量则约为苏联一半。

但对于苏军和后来的俄军来说,没有了短程导弹,日子其实很难过。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一个集团军级别的战役纵深大约是100千米到300千米左右。没了 “ 奥卡 ” ,打击对方前沿还好说,可是如果目标是对方的后方指挥枢纽,怎么办 ?

于是苏军开始研究如何在《中导条约》框架下研制新的战术导弹。接近70高龄的涅波别季梅耶再次出马,他和部下们凭着异乎寻常的勤奋和热情,走访了几乎所有参与过“奥卡”设计和生产环节的人士,最终在苏联解体的前几天,让它以“伊斯坎德尔”的名义复活了。

当然,为了不触及条约限制,一般情况下,俄罗斯都把它当做射程不到500千米的战术导弹用。

说完这轱辘技术硬货,我们可以分析最近的新闻了。

image.png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中导条约》

形势

为什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要继承并大量装备这种导弹呢?因为俄罗斯和苏联的战略环境已经大不相同。

苏联奉行进攻战略。按照苏联设定,既然美苏都能轻易摧毁对方,那么双方一定也不敢轻易发动摧毁攻击。真到需要放手一搏的时候,苏军就要靠着“奥卡”之类的中短程战术导弹等,先打掉西欧的各个重要机场和军事据点。

用军迷们的说法就是,先对着西欧各国的重要目标“种一轮小蘑菇”,之后沿着西欧的公路网,钢铁洪流一路向西,直奔大西洋。

但是因为华约和苏联解体,俄罗斯的战略前沿大大后退了上千公里;同时国力严重衰退,只能采取战略防御姿态。因此,俄罗斯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打退北约可能的常规进攻 。一旦北约对俄动用导弹,俄罗斯肯定会用洲际导弹还手。这也就是俄罗斯保留和发展导弹的考量所在。

早在2013年,时任俄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伊万诺夫就公开说,“我们签署了协议,我们会遵守。但是,这份协议不可能永远有效。”普京也曾表示,为了“俄罗斯现代化”的目标,27年前做出的“终止使用陆基巡航导弹”的决定,是有争议的。

image.png

“伊斯坎德尔”

谁的锅?

那么,这次美国退约,主要是谁的锅?准确来说,始作俑者还是美国。

俄罗斯之所以能公开表示对《中导条约》不耐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首先退出 “ 反导条约 ” ,开始构建一个遍及全球的导弹防御网络 。

美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力。只要美军能构筑好一个可以罩住自己和盟友的导弹防御网络,那么,任何一个试图使用导弹作为战略反击手段的国家,都会失去凭借 。

为啥?打个比方。看过美剧《权力的游戏》会知道,这和小剥皮用盾牌阵对付雪诺一样:当你对敌人的盾牌无可奈何的时候,你也很难挡住敌人从盾牌背后刺过来的长矛。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美国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部署了两套“陆基宙斯盾”系统。名义上,是防止伊朗对美国的欧洲盟友发射中远程弹道导弹;实际上,这两套系统最大的用处,就是拔掉俄罗斯向西可能伸出的反击利爪。

更重要的是,在俄罗斯的指控中,这个名为“盾”的武器系统,随时可以变成发射陆基巡航导弹的平台——防御和杀伤可以随时切换。

只要看看美国最近折腾的“分布式杀伤 ”就知道了。如果未来战场真的实现侦察、跟踪和打击平台全战场融合,那么,许多武器都会有巨大扩展空间 。如美国的“标准6”防空导弹,也能进行反舰打击;原来在《中导条约》下销毁的陆基战斧,也可以塞进陆基宙斯盾的系统内进行发射。

换言之,美国的全球导弹防御网络一出, “攻守之势异也”。

image.png

花招

如此看来,其实在《中导条约》下,美俄双方也啥都没耽误,还是各自发展,那美国为何还要退约?

这需要跳出美俄看。原本,条约只涵盖了美苏(俄)两家,英法虽然有这个本事,但是不论是从拥有数量上,还是独立国防政策方面考虑,都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今,全世界范围内,虽然弹道导弹还像白菜一样普及,也有国际公约管制技术扩散,但能越过技术门槛的国家越来越多了。就连被戏称为“拖鞋军”的也门胡赛武装,也能朝着沙特的首都不时来一发。美国的全球反导网络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毕,显然不希望中程导弹太过普及,搞得像手榴弹一样谁都有,那只会推高美国的战略成本。

怎么办?需要谋划。

——首先,借着退约,营造出紧张的国际舆论气氛,逼着国际社会(或许也包括能往美国东亚重要据点送快递的大国)参加重新订约谈判。

——顺带敲打欧洲。目前盟友们不仅保护费交得不太及时,还在伊朗问题上挖美国墙脚,人心有点散。此举也可告诉欧洲,我退约后,俄罗斯肯定会放开手脚搞中程导弹。 对谁威胁最大?你们自己想。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美国陆军早就在考虑,退出《中导条约》后,将开展战略火力导弹(SFM)计划。

根据陆军设想,这种导弹由公路机动发射,射程达2250千米,精准制导。因为不需要固定的发射井,所以可以部署到愿意接受美军进驻的盟国去。这么远的距离,对付小国肯定是用不上的,主要是给能够对“跟美国竞争的大国”形成纵深威胁。

这又是针对谁?美国不是“想打谁就打谁”么?怎么突然开始对纵深打击能力不放心了呢?

不难理解。提出 “ 亚太再平衡 ” 时,美国打算调集 60% 的海军兵力来亚太 。计划很美,做起来难。要围堵对手,派兵少了不好使;派兵多了,都来亚太,世界其他地方怎么办?

说到底,美国这么干,还是因为在全球战略态势中的危机感更强了。于是,这步退约的战略棋子,也可视作一步“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在不少西方人看来,《中导条约》是全球和平的关键支柱之一。一旦崩溃,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按照最坏的设想推演,万一限制核弹头、核不扩散条约等都因为特朗普政府退约而崩溃,后果还真是有点可怕。

在接受俄媒采访时,当年《中导条约》的缔约者之一戈尔巴乔夫说:“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撕毁旧的裁军协议。难道他们在华盛顿就真的不明白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吗? ”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的表态则更有意味:“如果美国人继续鲁莽行事……并单方面退出包括伊朗核协议在内的各种协议和机制,那么,我们将被迫采取行动,包括军事性质的行动。不过,我们不想做得那么过分。”

文/千里岩

文章来源:侠客岛


责编:赵宽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