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令非洲丧失主权?外媒论调别有用心

2018-11-06 08:36:36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非洲各国政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非洲大陆越来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以及中非合作的日益紧密,双方合作规划的基础设施项目已在非洲大陆遍地开花。今年夏天,笔者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在非洲吉布提、乌干达、津巴布韦三国调研,实地考察其中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情况和经济社会效果。调研中发现,亚吉铁路、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和恩德培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津巴布韦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机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建成交付使用或进入项目收尾阶段,得到所在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赞赏和普遍欢迎。但同时,一些项目还没达到设计负荷运行的状态,尚未实现效益最大化。比如2018年1月正式开始商业运营的亚吉铁路,不管客运还是货运都还没有达到设计运量。

一些西方媒体已经在拿这个做文章了,它们完全不顾一个基本的发展常识,即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有超前性,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走在需求前面。水电站、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多、施工周期长,在任何国家都是百年大计,现在的建设必须得考虑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需求。以交通类项目为例,一旦一条主要的铁路或高速公路建成,以后想再拓宽或大幅扩大运量都将是极困难的。

近年来,非洲大陆过去存在的一些战争和国内冲突得到有效遏制,非洲国家普遍实现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增长。2001年—2014年,非洲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5%,2015年以来虽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拖累,但经济增速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认为,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将保持在一个较快水平。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非洲各国政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非洲大陆越来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以预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非洲国家对电力、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还会快速增长。而中国这些年来在非洲一些国家参与建设的水电站、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不仅面向所在国家短期内的现实需求,更面向其中长期发展中将会出现的需求,目的是不让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拖累非洲国家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等到基础设施供给缺口出现时再反过来补,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很可能会打断经济快速发展进程,又让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走上“昙花一现”的老路。

这样一来不难发现,西方一些媒体攻击中国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帮助非洲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超出所在国家需求”“不必要地增加非洲国家债务负担”等,是多么可笑甚至别有用心了。美国一家媒体攻击非洲国家未来将会面临项目违约问题,进而导致所建基础设施落入他手,甚至相关所在国的主权也会因此搭进去。美媒进行这样歪曲和猜测性的报道,一定是忘了19世纪美国曾向欧洲国家大量举债用以修建铁路系统,当时怎么没见美国人担心自己丧失主权呢?英国一家媒体批评中国在非兴建项目超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它估计也忘了,1994年欧洲之星列车刚开始运行时曾被舆论批评票价过高、运量达不到设计负荷,但现在它已成为连接英国与欧洲大陆不可或缺的大动脉。

当然,非洲一些国家的财政状况确实还不是很好,外债水平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国家的债务压力。正因如此,在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的对非资金支持中大幅增加了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的份额,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非洲国家债务负担。同时,中国还支持设立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从而不只通过援助和贷款途径,而是以更加丰富灵活的融资手段,帮助非洲相关国家优化自身的经济和财政结构。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大批中非合作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不仅满足非洲国家电力、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方面需求,而且在那些铁路或高速公路沿线,一个个功能各异的经贸园区正在规划和兴建,一个个有效利用现有过剩电力的矿产冶炼项目也在上马投产。毫无疑问,基础设施项目正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者赵裴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观察》杂志编辑部主任)

原标题:赵裴:非洲用持续繁荣回应西方质疑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