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奎现身,但对基因编辑婴儿的追问远未结束

2018-11-28 17:33:4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科技的进步也许永无穷尽,但无论何时,都不应放开伦理的缰绳,不应忘记人文的关怀。

基因_副本.jpg

据央视报道,学者贺建奎现身28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编辑峰会。会上,贺建奎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作出回应称,“露露娜娜已经健康出生”,“虽然基因测序发现了一个潜在的脱靶风险,但是距离其他的基因都很远,之前我们发现过这个问题,也告诉过婴儿的父母”。

不过,这番回应恐怕无法平息汹涌的舆情海啸。11月26日以来,对这场聚集科普、奇幻、悬疑、伦理、情感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公共事件,有太多问题的答案依然悬在空中。

追问一:生物医学伦理审查是否形同虚设?

从目前披露的报道看,贺建奎28日未对基因编辑婴儿项目事前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情况进行充分说明。而这恰恰是舆论关注的一大焦点。

“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11月26日晚,122位中国学者的联合声明就剑指基因编辑婴儿项目的合法合规性。11月27日,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先后回应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态度十分明确:明令禁止、坚决反对。

有消息称,目前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经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这一调查结果应对科学界、公众的广泛担忧作出回应。但无论此次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如何,终究已是事后监管。在2014年北海道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发现全世界39个国家中,有29个禁止编辑人类胚胎。其中,有25个国家将禁令明确写入法律条文之中。澳大利亚对胚胎编辑技术管理尤为严格,规定改变胚胎细胞的基因组可能面临10年监禁。虽然中国有类似规定和条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力有限。关于此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大讨论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还需要引向更深刻的问题——如何立法加强对科学研究的监管?

追问二:露露和娜娜怎么办?

虽然人类关于基因编辑的争议已久,但对这个问题的拷问从未以如此不留余地的方式摆在人们面前。如果此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过程中存在违规违法行为,那么后续处理自有依据可循,无论这个依据是否足够完备;但在如何面对已经降生的两个孩子的问题上,世界的准备恐怕还是一片空白。

露露和娜娜的人生,应该由谁来负责?虽然贺建奎称愿意用“生命的下半辈子去负责”,但当这两个孩子一出生就被视为违背伦理时,她们一生可能背负的沉重枷锁,恐怕非一人之力可以分担。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她们的隐私是否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她们的健康与成长是不是需要长期监测?这是否意味着她们终生也无法逃脱“楚门的世界”?她们的生育权是否会受到影响?被修改过的基因进入人类基因库,到底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些问题,考验着社会的良知和智慧。

追问三:科学的边界在哪里?

在主流舆论愤怒谴责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大潮中,也出现了一些另类的声音。有人认为,从“14天原则”被奉为圭臬,到治疗性基因编辑得到同情并逐步被接受,或许未来生殖增强性基因编辑也可能得到认同。这样的想法,是科技乐观主义者对技术的理想化、绝对化和神圣化想象。

的确,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人类探索未知的边界被一再拓展。但科技的大发展,带来的不仅有进步,还有核问题、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消失等诸多新问题。尤其当人类的技术能力已经从改造万物升级到改造人类基因时,“技术操纵人类”的恐惧便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人类脱离束缚去改造自然的边界在哪里?这不仅应该成为知识精英的自省,也是来自普罗大众的追问,因为它所关涉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改善世界的根本并不在于科学知识,而在于人类的传统和理想——爱因斯坦曾发出这样的警世之言。回望自然科学史上那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钱学森……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拥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关注人的精神自由和道德的自我完善,同时又十分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科技的进步也许永无穷尽,但无论何时,都不应放开伦理的缰绳,不应忘记人文的关怀。海外网评论员 毛莉)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吴正丹、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