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录人数创新低,“国考”新趋势说明了啥?

2018-12-04 14:04:59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在新一轮改革推进党政机构规模收缩、同质化部门合并或联署办公的背景下,“国考”计划招录人数下降实属情理之中。

考点.jpg

12月2日,在南京林业大学考点,“国考”考生排队进入考场。 (图据新华网)

12月2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俗成“国考”笔试)在全国各地展开。此次“国考”体现出计划招录人数下降、基层导向突出等新趋势,这些新趋势背后体现了怎样的变化?

招录人数下降,体现机构改革

近十年来,“国考”计划招录人数虽有一些波动,但整体保持了上升趋势,从2008年计划招录1.37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8万人。然而,2019年“国考”计划招录规模大幅减少至1.45万人,较2018年下降了近一半,更是近十年来招录人数最少的一次。

为什么会出现“国考”计划招录人数下降的情况?这与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密切相关。近年来,一些政府机构编制把口不严,存在超编进人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过多,造成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负担。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机构编制法定化”,其中就包括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进行明确的限定规范。2018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随后展开的各层级政府机构改革中,都有对规范编制的着墨。以11月份公布的银保监会“三定”方案为例,银保监会共有事业编制925名,缩编100余人。

由此可见,在新一轮改革推进党政机构规模收缩、同质化部门合并或联署办公的背景下,“国考”计划招录人数下降实属情理之中。

那么,公务员缩编会成为日后的趋势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目前,政府机构改革仍有一定的空间,公务员队伍规模精简还有余地,加之当前改革中人员冗余的现象也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消化。同时,伴随着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时代的到来,高科技手段的使用将对政府治理的优化带来重大变革的契机,绝大部分的常规公务完全可以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智能化管理。可以预见,未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数量仍有下降趋势。

基层导向突出,平衡队伍结构

通过招考目录可以发现,2019年“国考”要求笔试加试专业科目的职位为2126个,占总职位数的22%,无论涉及专业加试的岗位数和应考人数都比2018年有所增加。这说明“国考”对于考生专业性的要求正在提高,“专岗专人”将成为“国考”的新趋势。

此外,国家公务员局在谈及2019年度“国考”的主要特点时还指出,要“坚持基层导向”。这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一是市(地)级及以下机构职位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重视基层,注重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还体现在了“国考”申论考题中。有参加2019年“国考”的考生透露,申论主题聚焦“三农”及“脱贫攻坚”,考题涉及农村的经济扶贫与党建等话题。

之所以会出现“国考”选拔的基层倾向,许耀桐认为是因为当前公务员队伍总体上还存在着结构不平衡的现象。相对于中央、省级以及地级市的公务员队伍,基层公务员的数量偏少,现在提倡公务员到地方挂职锻炼,因而,“国考”环节有必要坚持基层导向,才符合国家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大方向。今后,具有专业技能、素质优秀、基层经验丰富的考生必将会在“国考”中更具竞争力。

报考更重理性,就业更加多元

通过观察近年来公务员弃考人数发现,每年弃考人数都超过3成,2019年“国考”的弃考人数约有45万人。虽然弃考原因各种各样,但也至少反映了人们认知的变化:公务员不再是就业的必选项。由于工作环境、待遇、前景稳定,公务员曾是人们心中的“铁饭碗”,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人们有了愈加多样化的就业选择。

许耀桐表示,尤其是近年来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一些人盲目报考公务员的想法——实际上,当公务员决不能追求“升官发财”、“滥用权力”,公务员的纪律要求也比其他工作更加严格。只有对公务员的公仆意识、岗位需求、繁重职责、工作使命等有着清晰认识的,才适合报考公务员。

如今,在市场经济发展、人才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提高待遇、笼络人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逐年提升。有理由相信,未来随着就业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健全,“国考热”会更趋于理性。(人民日报海外网 吴正丹)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吴正丹、毛莉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