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为中国献策,却被《纽约时报》要求政治站队

2018-12-18 07:24:27来源:观察者网
字号:
摘要:麦肯锡16日反驳:《纽约时报》的报道具有“误导性”,背后可能有“别的目的”,“让人失望”。麦肯锡强调,公司从不支持、不接触他国的政治活动。

美国自由派媒体第一大报《纽约时报》,和美国咨询领域巨头麦肯锡(McKinsey&Company)吵了一架。

《纽约时报》在15日发文指责麦肯锡,“现如今民主理念正遭到越来越多的攻击,而这家美国标志性企业,却在为中国等国家提供违背美国利益的业务咨询。”文章举例,中国百强国企中,有22家都是麦肯锡的客户,后者为中国的“一带一路”等倡议项目提供了咨询服务。

麦肯锡16日反驳:《纽约时报》的报道具有“误导性”,背后可能有“别的目的”,“让人失望”。麦肯锡强调,公司从不支持、不接触他国的政治活动。

截至发稿,麦肯锡方面并未回应观察者网的置评请求,但另一家“咨询四大”公司、美国波士顿咨询(BCG)内部一位匿名消息人士指出,目前中企借助“洋外脑”并不罕见,但仅限于商业业务往来,提出咨询意见后,决定权依旧在中方手中。

《纽约时报》写道,麦肯锡自1995年入驻中国,最初员工均来自美国和英国,“将西方管理模式带入中国”。但如今,麦肯锡在中国350位咨询师中有超过90%都是“中国后裔(原文chinese descent,可能指中国籍或华人,观察者网注)”。

报道认为,麦肯锡在中国的业务越做越大,是因为公司“被卷入到中国政治之中”。至今,麦肯锡已经为“中国制造2025”撰写了至少10篇报告,位9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企业做过咨询。文章还援引麦肯锡合伙人巴顿在2015年的一席话,“全世界都在等待‘一带一路’蓝图落地成为现实”,称麦肯锡对参与中国政治显得十分“热情”。

除了中国,《纽约时报》还点名麦肯锡在马来西亚、土耳其、沙特、乌克兰等国,称其“将暴君变为客户”。

文章提到,麦肯锡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咨询的同时,也为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提供服务,暗示两者之间有某种相关性。

另外在乌克兰,文章指麦肯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前竞选顾问马纳福特(Paul Manafort)都曾收到过该国首富阿克梅托夫(Rinat Akhmetov)的资助,将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包装为“改革者”。

《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冗长,字数达6000多字,页末标注的供稿人数多达12人。但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在“麦肯锡如何帮助上述国家变得更强”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给出详细的佐证,然而是因为这些国家推行的政策“和美国利益背道而驰”,咬定美国企业中出现了一个“叛徒”。

就以麦肯锡在中国的业务为例,观察者网发现,国企占这家美国企业在大中华区的总客户数占比为30%。而占得最多的是跨国公司,达40%。

对此,麦肯锡在16日发表声明,反驳《纽约时报》的报道内容“具有误导性”。“公司业务都在各国的法律框架内展开”;“我们即不支持,也不会参与他国的政治活动”,“《纽约时报》将麦肯锡单独挑出来,却说业内其他机构的业务不违法...我们越来越觉得文章的背后有着其他目的。”

观察者网尝试致电麦肯锡方面,截至发稿未有任何回音。但另一家“咨询四大”公司、美国波士顿咨询(BCG)内部一位匿名消息人士回应观察者网时指出,“很多中企,包括国企在内,近年来都有和外国咨询公司合作的记录,但(合作)仅限于商业业务往来,不会参与到政策制定层面,我们提出咨询意见后,决定权依旧在甲方(中企)手中。”

观察者网发现,国家发改委发布在2015年12月发布的《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任务的咨询机构名单》,总计43个机构中并无外企。

而近年来,国际智囊身影的确慢慢开始出现在地方政府及各大央企的决策研究体系中。据《北京青年报》消息,2015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座谈会,参加那次座谈会的外国专家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以外,还有的就是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董事华强森。

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在最高层级邀请外国专家参与五年规划编制建议。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衡量一项政策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政策是否符合实际、能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中国下一步发展还要通过扩大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编制规划过程中,重点政策、重大项目、重要举措,一定要‘开门’征求各方意见,包括海外专家的意见。”总理说。

李克强最后表示,邀请国内外专家参与规划制定,就是为了充分汇集“众智”。“集众智无不成事也!”他说,“只有把千千万万人的智慧汇聚起来,我们的规划才能更加符合实际,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责编:戴尚昀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