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特长生”,教育公平更要抓紧

2018-12-18 09:19:13来源:澎湃新闻网
字号:
摘要:特长生培训热的背后其实是强烈的择校冲动,是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普遍诉求。

特长生正在走进历史。

近日,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宣布2019年将“取消特长生招生”。这也意味着北京提前一年实现教育部“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的要求。

特长生招生在破解唯分数论,实施多元化选拔方面的确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弊端凸显。不仅因为缺乏公开透明的招生流程,引发暗箱操作的质疑,也因为特长生培养刺激了校外培训热,催生了“拼娃”游戏,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军备竞赛”而饱受诟病。而且,音体美等特长培养都需要家庭重金投入,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教育不公,对阶层流动、社会公平带来了影响。

实际上,特长生培养与招生在实践过程中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所谓的“特长”最后沦为名校敲门砖,而不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之所在。很多学生实现升学目标之后,便把昔日培养起来的特长扔在一边。应试化、功利化的“特长”培养过程,不仅无法激发个性与潜能,反而更像是扼杀天性。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原院长秦春华便曾批评那些简历光鲜亮丽的学生,就像是模具打造的家具。

彻底取消特长生考试并不意外,它是近年来教育政策的延续。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便明确要求,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取消特长生招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让特长培养与招生考生考试脱钩,摒弃“伪特长”“被特长”,让兴趣爱好培养回归初衷、回归纯粹,实现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还在于它将与正在进行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行动一起,从供需两个层面释放校外培训需求,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缓解校外培训热,破解中小学生择校难题、优化基础教育生态。

不过,取消特长生招生要取得预期效果,还需要教育公平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作为基础。特长生培训热,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一条升学捷径。特长生培训热的背后其实是强烈的择校冲动,是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普遍诉求。

取消特长生招生之后,公办中小学全面实现划片入学,民办学校招生也将被进一步纳入规范,比如民办学校今后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考试,不得以各类竞赛、考级成绩等作为招生依据等。但如果区域、校际差距仍然存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教育水平仍然有“高原”“山峰”和“洼地”之分,择校冲动仍将强烈。届时,“拼娃”之路被堵,学区房可能成为择校唯一通道,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越发成为“拼爹游戏”。这对于广大家长来说,似乎是比特长培训更难以承受之重。

而对于各地来说,取消特长生招生,全面实施就近入学,也是对“扬峰填谷”、实现教育公平化的巨大鞭策。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