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尖城市还缺什么

2018-12-18 10:10:45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深入了解那些国际顶尖城市的“痼疾”后,我们就更能理解,在认识一座城市时应该综合哪些标准了。

城市评级领域的知名组织“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不久前发布新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世界城市名册2018》。这个名册以银行、保险、法律、咨询管理、广告和会计等六大“高级生产者服务业机构”的分布情况为指标,对世界城市进行排名,主要关注相关城市在全球化活动中的带动能力和主导作用。这些行业的国际性机构分布越多、等级越高,所在城市得分越高。

从今年结果看,纽约和伦敦被列为顶尖城市,北京、香港新加坡、巴黎等也被列入第一档,大体符合人们的感受。笔者一直关注城市发展问题,知道这个机构在业界以客观著称。但面对这份定期发布的排名报告,笔者还是觉得欧美同行们的评级标准过于“冰冷”了。

一座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的宗旨,归根结底是为让它的市民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因此,除了以上六大指标,有关世界各大城市的评定中,明显缺少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毒品和软性致幻剂的管控能力、全天候公共交通工具的保障能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甚至包括无障碍软硬件设施的便利性、城市的文化多元性等评估。只有把这些涉及生存权和人文主义的指标补充进来,才能形成帮助人们认识一个城市的指南。

关于城市发展程度的定义始终是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但人文主义与市民生存权一直都被放在城市现代化或国际化指标的首位,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人在城市中的直接现实感受。

以笔者曾学习、生活过的伦敦、纽约为例,虽然这两座城市都被列为2018年的“顶级城市”,但在那里待过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某些区域到了夜晚几乎成了毒品和伤人事件的代名词,普通市民晚上都会绕着那些地方走。另外不少所谓国际化大城市的地铁,不仅设施陈旧,而且也是犯罪事件高发场所。深入了解那些国际顶尖城市的“痼疾”后,我们就更能理解,在认识一座城市时应该综合哪些标准了。

很显然,一座城市级别高低,不能只看那些西装革履的“高级生产者”如何多,也不能只看它的GDP如何高,而应尽量将一座城市的“里子”考虑进去。如果这个城市连市民最基本的“生存感受”都无法保障,那么它在本质上仍是“贫困”的。恰恰是在这些方面,中国社会和城市一直为国外媒体与业界观察家们所称道。

就此而言,对普通市民、包括弱势群体生存权的安排与保障,是摆在众多国际化大城市面前的一道考题。那么多世界级城市在国际化、现代化甚至智能化的道路上快速突进,但保障市民安全生活这项最根本的能力却跟不上,那么城市发展的方向就真是南辕北辙了。(作者周鸿军是旅英学者、上海社科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国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