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是改向,中国有定力

2018-12-20 13:52:2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改革不是改向,不能打着改革的名义削弱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东西,特别是把中国社会的制度优势削弱了。否则,未来前进的方向就会偏航,甚至会发生颠覆性错误。

改革开放二评162_副本.jpg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姚大伟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中,掷地有声地指出:“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一句话,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决定了改革的内容和方向。改革的举措要在党集中统一领导前提下广集民智,改革的成果能为全体人民所共享,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长期以来,国外一些媒体和学术研究从“改革就是改向”视角来解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政治发展,因此不时会对中国的改革产生“失望感”和“挫折感”。因为照他们的逻辑,中国的改革凡是符合西方政治政体标准的,就是真改革;凡是不符合的,就是假改革。对于这些舆论,大可不必因为别人失望了,就投其所好地顺着别人意愿去改变自己。经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的发展,中国对道路和制度的认识正在日益成熟。世界上有的国家,改革最后走了改向的道路,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对此,我们要有自己的政治定力。

改革不是改向,不能打着改革的名义削弱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东西,特别是把中国社会的制度优势削弱了,如果是这样,未来前进的方向就会偏航,甚至会发生颠覆性错误,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过去40年证明,凡是在思想和实践中坚持住了这点,改革开放就不走形不偏向。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该改什么,中国人很清楚。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斗争,要更好地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活力释放出来,就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40年来,正是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中国人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中共十八大以来推出的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而不该改什么,中国人也很清楚。在总结改开放经验、定调新时代改革开放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九条“必须坚持”。比如,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坚持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没有输理的。现在世界上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改革发展稳定问题。不少国家还想从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但是,中国不会按照自己的政治标准,去要求或者期待别国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按照中国的来;其实各国的改革,心里都应该有本账,也都有该改能改的、不该改不能改的。各国的政治建设,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其他国家对此予以尊重和理解,应该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新的基本政治规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在人类现代历史中地位和意义的愈加彰显,相信理解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人必定会越来越多。

(苏长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吴正丹、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