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财政要“过紧日子”,释放什么信号?

2018-12-29 10:15: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财政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是财政工作的坚守之道。

财政部_副本.jpg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现场。(来源:财政部网站)

日前闭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部署2019年财政工作时,提出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一方面是财政政策不仅要积极,还要加力提效,另一方面是财政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该如何理解二者关系?两者的联结点在于,通过过紧日子,将该省的钱省下来,从而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负担,使财政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不可否认,财政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是因应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201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因短期和长期因素、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特别是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致使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映经济。2018年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5%,其中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5.4%。由此,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下,财政收入增速有放缓趋势,凸显了财政要过紧日子的必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贯如一的提法,不过近年来,开始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比如,2014年,要“有力度”;2015年,要“加大力度”;2016年,要“更加积极有效”;2017年,要“取向不变”,2018年,要“加力提效”。在2019年的经济工作中,既然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就需要备好充足弹药。无论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还是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通过过紧日子,严格压缩“三公”经费这类一般性支出,才能挤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上,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

其实,财政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是财政工作的坚守之道。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管之有方,用之有效,惠之于民,是应有之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等改革举措,其落脚点都是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或效果上、如何提高财政工作绩效上。从这个意义上看,财政过紧日子,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以改革促发展,着眼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切入点,既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也要把该花的钱花出满意效果来,提升财政管理效能。这不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更是财政工作始终如一的正道,从而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不啻如此,财政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才能更好支持改革发展重任。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高度定位决定了财政工作要时时为改革发展铺好路、搭好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等,需要财政给力支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等2019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任务,需要财政加力提效。如此,才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可见,财政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形势需要的一面,更应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看待,既是打造透明财政、民生财政的需要,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使然。因此,进一步而言,过紧日子,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应是财政工作的常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海外网智库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吴正丹、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