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40年发展创造“人间奇迹”

2019-01-09 09:41:25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摘要:中共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众所周知,中国消除贫困的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1月6日刊登俄罗斯《劳动报》副总编辑米哈伊尔·莫罗佐夫的文章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令人震撼,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在争取全球领导地位方面的伟大飞跃。现将文章摘编如下:

吹响改革号角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一次在很多人看来平凡无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当时驻中国工作、密切关注中国大小事件的苏联外交官回忆称,苏联大使馆和外交部里一开始完全没有人理解这次会议的历史价值,但仅仅几个月后,克里姆林宫就意识到了这场变革的真正深度。由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落实改革思想的基础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得到批准的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可以说,这就是改革的物质内涵。而改革的思想内涵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他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因此,中共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众所周知,中国消除贫困的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实践中,中国领导层的初步着手点是在农村将人民公社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主要生产资料——土地——承包给农户。按劳分配取代了平均分配,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可以并存,科技进步成为了改革的主要动力。同时,中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携带着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外国资本蜂拥而入,一系列闻所未闻的创新接连出现。

这背后汇聚着中国领导人的勇气。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邓小平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向中国人解释了中国发展的新转折,这句名言已成为人类史上最成功的改革的象征。

设立经济特区

“开放”旨在让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吸引外资,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从源头上避免社会经济灾难,进一步引领国家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中国从此开始飞速发展。

中国设想打开中国迈入市场经济和国际分工的大门,因此在靠近海上贸易路线的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实施特殊的经济政策,包括使投资者受惠的各种措施:免税、资本流出许可等。事实上,经济特区借鉴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经济模式的试运行平台以及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的源泉。

深圳是展示中国经济奇迹的“橱窗”,这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指标令人惊叹。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在2017年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2万亿元人民币。

其他经济特区同样也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增长: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个亿。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由此可见,中国改革开放的想法得以落实。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