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昔日的美军基地,能给中资提供多少机会?

2019-01-18 06:38:33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克拉克的转型只是中菲合作的一个亮点。随着中菲关系转圜提升,菲律宾政府力推的“大建特建”计划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援建者和投资者的身影。

20190118125442269.png

菲律宾克拉克发展公司副总裁罗德·佩雷斯介绍新城发展规划及中菲克拉克新城产业园的进展。赵龙 摄(图源:环球时报)

编者按: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西北80公里处的克拉克正变得炙手可热。克拉克曾是美国重要的海外军事基地,而未来数年,在菲雄心勃勃的建设蓝图中,这里或将崛起一座新的“国家行政中心”。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投资者正紧盯此地,寻找掘金机会。特别是去年11月21日,中菲联合声明中包含的中菲克拉克新城产业园框架开发协议,更是让克拉克成为“网红之城”。近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从马尼拉驱车一个半小时,一睹它的蜕变。

这里曾是“小五角大楼”

漫步在“新城”克拉克街头,《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看到不远处山脚下的跑道上不时有飞机起降,身着迷彩服的菲律宾士兵有的走在大草坪上,有的忙着打扫营房。在克拉克发展公司,负责接待媒体的54岁的埃里克·希门尼斯给记者递上一杯咖啡,并用手指着窗外说:“以前这里就是‘小美国’。”不远处一栋红白相间的美式木屋掩映在浓密的香樟树丛中,那是他父亲早年工作过的美国餐厅,“那些树据说也差不多一百年了,美国人种的”。这里承载着埃里克童年大部分的回忆,他说:“白天,身着制服的美军士兵或在基地周边散步,或在田野中演练,美国军机则起起落落。到了晚上,大兵们就聚到附近的餐厅酒馆消遣。”

回溯历史,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签订,被西班牙殖民统治300多年的菲律宾落入美国人之手。1902年开始,克拉克成为美国骑兵聚集地。在美军决定将克拉克完全改造成第十三航空队的基地之前,这里一度是美国骑兵的放牧区。1919年,美国人以“航空先驱”哈罗德·克拉克的名字将这里正式命名为克拉克。此后,这片群山脚下平坦而开阔的土地日渐忙碌;从运输机到大中型轰炸机,越来越多的空军装备汇聚至此,直至上世纪30年代,这里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在海外的重要的军事基地。美国空军甚至将这个控制着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战略要道的地方称为“海外之家”。

对克拉克周边的菲律宾民众来说,美军存在的历史令人心情复杂。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二战期间,克拉克见证了美日交锋。战争结束后,美菲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克拉克空军基地依旧由美国军方主导,并再次以惊人的速度扩充,并有了“小五角大楼”的绰号。

据埃里克描述,越战期间,这里有大批美国士兵涌入。除克拉克的空军外,还有驻扎在几十公里外苏比克湾的海军。闲暇时间,美国军人会走出基地,到附近酒吧找乐,由此也催生出东南亚最大的红灯区“天使城”。克拉克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解决了不少菲律宾人的生计。但随之而来的治安问题让人头疼。迫于“天使城”一位市长的指责,美军基地一度下令禁止士兵外出,但没过多久,这里就变成一座毫无生气的“死城”,市长不得不请求美军解除禁令。在埃里克的描述中,克拉克在他小时候充满浓浓的美国气息,低矮的美式建筑群,七成的美国面孔,除少数“幸运”被招募进来服务、拿美元薪水的菲律宾人外,对外界来说,这里是一片相对隔绝的神秘“特区”。埃里克说:“除美国星条旗外,1991年以前这里从未出现过菲律宾国旗的影子。”每逢美国独立日,这里都会放烟花庆祝。埃里克和母亲会获准前来探望,但进出必须有军人陪同。也就是在这里,地道的芝士汉堡和纽约比萨,成为埃里克童年味蕾最深刻的记忆。如今遍布菲全国的美式餐饮文化,就是这样从克拉克、苏比克的美军军事基地流行开来。

伴随着民族主义情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让美国人离开”的呼声在菲律宾日益高涨。1991年,一场引发激烈讨论的美菲利益博弈,在菲参议院“12比11”的投票结果中尘埃落定,菲美军事基地协定就此废除。就这样,美国在菲长达93年的驻军历史正式结束。如今,美军当年的痕迹在克拉克随处可见,但当地唯一悬挂美国国旗的正式场所在主干道罗哈斯大道旁的美军纪念公墓,那里立着数千个白色大理石墓碑。

韩日中美投资者聚集克拉克

“房子质量挺不错,快百年了。”克拉克发展公司副总裁罗德·佩雷斯一边使劲跺办公室地板,一边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说:“这里原是美军指挥部,我们保留外观,内部做了现代化改造。”在罗德看来,这些建筑见证了历史,在二战中发挥过作用,是克拉克值得保留和纪念的重要元素,“当然还有一些设施延续了军事用途”。离克拉克发展公司不远,“欢迎来克拉克空军城”的大招牌十分醒目。自美军走后,这里成为菲律宾空军的营地。除周边壁垒森严的机场外,这里没有过多的围墙,两层高的士兵宿舍,零星分布在道路两边的草坪上,不时有身着制服的菲律宾士兵骑着摩托车从记者身边经过。

“天使城”到了夜晚依然灯红酒绿。据当地人介绍,除少量留下定居的美国老兵和他们当年留下的混血外,如今在克拉克更多的“外来面孔”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这是克拉克“现代化改造”的一个戏剧性缩影。根据1993年的第80号行政令,菲政府决定将克拉克改造成自由港区,第一个动作就是成立克拉克发展公司,负责改造维护和招商引资。3年后,克拉克机场正式从军用转为民用,对国内外航空公司开放。第一个在这里开通国际航线的是韩亚航空公司。理由很简单,钟爱打高尔夫球的韩国人看上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由本地或韩国人投资的高尔夫俱乐部、度假村在克拉克很快就遍地开花,不少韩国公司也随之聚集到这里。在一些商业中心,韩国企业和餐馆的招牌能铺满一面墙,罗德笑称那是克拉克的“韩国城”。

除韩国商人外,日本人二战后一直以经济援助或“深耕”市场的方式在菲律宾存在,虽然低调,但有很强的存在感。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到各产业工厂,日本投资的痕迹在菲律宾随处可见,克拉克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共有50多家日本公司入驻克拉克,是当地最大的外国投资者。靠近美军公墓的日本横滨橡胶公司大批量生产轮胎,是克拉克主要的外资企业。罗德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日本公司大多规模庞大,一家公司在高峰时期可雇上万名本地工人。”

在克拉克,美国投资者的身影出现在精密仪器制造和半导体行业,并形成一定规模。来自中国的投资则集中在金属加工和电子产品领域。这样的比重,真实反映在当地餐饮店的分布上:除主打的本土和美式老店外,韩日餐厅随处可见,夹杂在它们中间的汉字招牌提醒着这里也有不少“中国胃”的存在。除本地华人老字号的粤菜馆外,这两年从川味火锅到北方拉面多了不少经营新菜系的餐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投资客的增多。

整体看,目前制造业占克拉克总投资的17%,旅游业占30%,最大的投资领域还是电子、服务外包和房地产,占投资总额的38%。伴随着亚洲地区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浪潮,这个比重还在不断变化。鉴于菲律宾劳动力的英文良好,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将“呼叫中心”设在这里。

一面是历史建筑、空军基地,一面是新兴的工厂、商业区。20多年的时间里,前美军基地克拉克就这样迅速蜕变着。“军事化”的痕迹,将来在这里或许会越来越淡。据罗德透露,菲政府正考虑将空军基地“部分或者全部”搬出克拉克,以提供更多的土地来发展经济。常年作为军事基地的历史,使这里的土地政策颇为特殊:土地完全归政府所有,任何投资者都无法购买,只能以每次25年的形式租用。20多年时间里,这里的企业从4个发展到上千个,工人从500人增长到11.5万人。按照现有的投资发展速度,克拉克目前用于商业的土地远远不够。

菲“大建特建”向中国敞开大门

地价上涨是克拉克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不少企业在嗅到克拉克的“黄金味道”后展开“圈地运动”。网上有人开玩笑说,“土豪不是在马尼拉,就是在去克拉克的路上”。克拉克国际机场东面,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大片空地上立着写有“克拉克全球城”的招牌。华人黄书贤旗下的Udenna集团几年前拿到这片土地并开始规划,预计未来十年投资50亿美元建写字楼、体育中心、酒店赌场等设施,将这里打造成吕宋岛中部的新中央商务区。该集团还和当地官员合作,到香港、北京、东京等地做推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数月前,菲律宾政府宣布,Udenna集团将与中国电信合作,组成第三家全国性电信运营商。

克拉克日益引人关注与杜特尔特政府大手笔的“新政治中心计划”有着密切联系。鉴于首都大马尼拉地区日益拥挤的状况不断加剧,杜特尔特经济团队在2017年宣布“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时表示,将在距离克拉克自由港26公里的地方,打造面积9450公顷的“新克拉克城”,并转移部分政府行政部门,以缓解马尼拉的压力。罗德指着墙上的规划图,有些激动地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它足足有现在克拉克面积的3倍大。”

克拉克新城将是一座绿色智慧城市,由新加坡公司参与规划,计划容纳120万人。同时,分别由日本和中国资助的马尼拉至克拉克、克拉克至苏比克铁路项目,预计在2021年左右完工。2020年,克拉克国际机场还将建成新航站,年旅客吞吐量可达800万人次。这一系列项目的陆续启动,让克拉克成为国际资本竞相角逐的投资热土,其中不乏大批中国投资者的身影。

“自杜特尔特上台以来,我的办公室几乎每周都有中国客人到访。”据罗德介绍,菲中两国关系升温以来,他确实感受到一些转变:以前来克拉克的中国商人询价和观望的多,如今更多的是讨论何时签约;在意向投资领域,早年多是服装、制造业,如今聊得更多的是高科技、旅游。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菲期间,中菲达成的合作文件中就有《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菲律宾共和国基地转化发展署关于中菲克拉克新城产业园框架开发协议》。菲媒报道,葛洲坝集团将投资20亿美元,在克拉克兴建这一项目。

“选址在克拉克新城内,双方正在制定总体规划,预计需要6个月时间,最快希望在2019年底奠基。”菲律宾基地转化发展署首席执行官维文西奥·迪松向《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证实,中国参与的园区建设规划已启动,有可能是由菲中企业共同合作投资:中方希望在克拉克找到1000公顷左右土地,而菲方目前能提供的面积在300公顷至500公顷,因此具体位置还待敲定。

中国企业投资建设中菲克拉克新城产业园受到当地民众的期待,但菲国内也有其他声音,他们担忧中国影响力或将“渗透”到菲政治层面,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菲国防部长洛伦扎纳对此回应说:“中国参与的项目纯粹是商业投资行为,中国人只是到菲搞建设,土地不归中国所有,且雇菲律宾人,这有什么不好呢?”维文西奥告诉记者:“我们对中国投资者敞开大门。菲贸工部牵头18家机构,会举办一次中国企业见面会,邀请更多的中国投资者来克拉克考察,看看我们克拉克的潜力!”

克拉克的转型只是中菲合作的一个亮点。随着中菲关系转圜提升,菲律宾政府力推的“大建特建”计划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援建者和投资者的身影。近年来首个完工的中国援建项目——萨兰加尼省戒毒中心去年12月17日正式移交。此前,赤口河灌溉项目、帕西格河大桥等项目也陆续启动。在去年11月两国签署的29项合作协议中,南北铁路南线项目、援菲跨海大桥工程等合作将同样引人关注。(赵龙)


责编:王法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