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政就:为何真实的中国在日本难传播

2019-01-18 08:54:11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最近以无现金支付、共享经济为中心,中国在日本的关注度增高,相关信息传播也在增加。

中日民间有个有趣的现象,在日中国人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介绍日本,而在华日本人很少在社交媒体上积极介绍中国。我试着探寻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说到底,这是在客观条件上能否直接使用平时习惯使用的手机应用,以及在精神上与同胞互动的愿望相结合的结果。

客观条件上,与中国人无论国内国外都会使用微信不同,日本人在国内几乎不用微信,而习惯于LINE、脸书和Instagram。根据日本总务省的调查,日本人留言频率最高手机应用是LINE。LINE有能确认对方是否已经看到信息的功能,看到了却不回复的行为被叫作“已读不回”,这是个负面的词。LINE在交流上要求一定程度的迅捷性。如果由于客观条件导致迅捷性丧失的话,那LINE就和电子邮件没什么不同。它及时向亲朋好友介绍近况及当地风土人情的功能也就没有了。

在中国的日本人与在日本的中国人一样,也有“希望借助社交媒体与同胞互动”的心理,但问题又不是这么简单。除了记者、作家等从事现场报道工作的人群,大多数人在社交媒体上介绍逗留国,多数是希望得到来自读者的共鸣或者赞同。问题是,在华日本人会存在“从中国发出自己想法的信息并不能获得预期效果”,或者是“这么说不会有反响的吧”这样犹豫不决的想法。这是因为日本人不仅是对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兴趣普遍都不高,愿意去国外留学或工作的年轻人正在减少,从国外发回的信息在日本获得不了多大共鸣。

还有一个因素。去年10月日本内阁的调查中,八成日本人对美国“感到亲切”,对韩国“感到亲切”的有四成,对中国的好感度虽有所改善但也只有两成。此外,日本网络上关于中国的报道为获取高浏览量,强调中国“特异性”的新闻很多,整体上多是不怀有好意的报道。在华日本人一想到要获得来自国内读者的共鸣、赞同,发送的内容就不能完全无视国内思潮,也就伴随着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揣度和迎合。

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人互动意见不合时,互动立即停止或“场面火爆”相互攻击的情况也存在。与在国内能随时与朋友交流相比,在国外逗留的日本人没机会时时传达完整真实的意思,发送信息也就更谨慎了。

当然,当来华日本人看到自己在日本网络上常看到的那些“特异性”在中国并不是随处可见,在社交媒体上发言的频率也就逐渐下降了。并且,能够来到中国的日本人至少对中国还是抱有某种兴趣,继续在囿于狭隘对华观念的日本社交媒体上发言的兴趣自然也比在国内时更低了。

以上原因造成的结果是,真实的中国很难向日本国内传播这一情形仍在持续。最近以无现金支付、共享经济为中心,中国在日本的关注度增高,相关信息传播也在增加。但这也是以在特定领域中自己在华获得的“触动”“惊叹”能获得日本关注为前提,和纯粹的想法以及见闻有所不同。越是国民性格中重视与他人保持一致的日本人,越是被寻求一致的社交软件上狭隘的对华观所影响,让原本可以大幅改变对华观的在华日本人也变得克制,真是有点讽刺。(作者小池政就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客座研究员,日本众议院前议员)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