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职场中年危机”,怎么破?

2019-05-24 06:44:1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许多中年人仍处于上升或平稳期,他们在阅历、经验、心态上往往更具优势。以年龄为硬标准搞“一刀切”涉嫌歧视不说,也难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fb15a572-1ab6-4a82-b6cd-85eab9ae8ac5.jpg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过了35岁的,便宜也不要。”近日,一篇刷屏的报道让“职场中年危机”这一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以新换老”的人才更迭成为常见现象,尤其在一些技术急速更迭的IT和互联网行业里,中年人遭遇职场“天花板”甚至“被离职”的消息时常能引起共鸣。

但是,在职场中,如果只盯着年龄这条单线标准很容易陷入一种悲观情绪,无视了还有忠诚度、凝聚力、奉献精神等人才所需的其它核心竞争力。事实上,从人力资源理论来看,为员工提供多元的培训体系和晋升渠道,进而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远比挖空心思降低人力成本更有意义。更何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者的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许多中年人精力体力智力都还“在状态”,精力、激情即便比不上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但也远未到走下坡路的阶段,仍处于上升或平稳期,他们在阅历、经验、心态上往往更具优势。以年龄为硬标准搞“一刀切”涉嫌歧视不说,也难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破解所谓的“职场中年危机”,首先离不开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提出“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的具体举措,真金白银的促进职业培训投入,为促进就业注入了更多活力。随着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种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既为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了可能,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机遇、新渠道。

破解“职场中年危机”,还有赖于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对任何一家成熟的企业来说,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完善员工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既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应有之义也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必然要求。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很多互联网企业都为员工提供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履行企业责任非但没有影响收益,反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同步成长。

破解“职场中年危机”,更需要劳动者自身不断的主动学习。在网络信号无处不在、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时代,对劳动者特别是高科技产业从业者来说,再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技能可以反复运用十几年,只有顺应产业演进的基本趋势并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尽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并及时修正应变,才能掌握主动权,保持自己的职场价值。

总的来看,科技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短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结构性失业,但随着就业政策持续引导、企业培训不断完善、劳动者主动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一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的劳资关系将会被重新定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孟庆川、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