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当大使”系列访谈——

采访札记:印尼驻华大使的中国情缘

2019-06-07 23:53:13来源:海外网
字号:

 采访札记:印尼驻华大使的中国情缘

牛宁

“今天,我接受了海外网友好的采访,棒极了!”这是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发来的视频开头的字幕,这段精心编辑的1分钟视频,记录了采访时一幕幕精彩瞬间。

微信图片_20190607235055.jpg

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接受海外网专访(摄/海外网 李方及)

6月7日上午,人民日报海外网《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一行4人走进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远望印尼驻华使馆,只见一座乳白色的二层小楼,外观简单,色彩恬淡,与其他使馆似乎并无二致。走进办公楼,才发现其中别有洞天。走廊、玄关、室内墙壁悬挂着多副色彩艳丽的油画,走进会客室,桌椅沙发等家具朴实而复古,台面上的花瓶花盆等装饰造型精美、色彩绚烂,充满了东南亚异域风情。

微信截图_20190607235554.png

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会客厅一角(图源:海外网)

正如使馆内部装饰带给我们的初见感受,与印尼驻华大使的对话,更是让我感受到浓郁的“南洋热情”。就在我们为采访做前期准备时,周浩黎大使走进会客厅,热情地向我们“推介”印尼咖啡:“虽然我们提供了茶和水,但你们一定要尝尝我们的咖啡。”一席话,迅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采访正式开始前,周浩黎大使对海外网蓝绿黄三色标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清新的设计很时尚,很有特色,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说完,他拿起麦克风客串“记者”,开始“采访”起我来。这一意外的举动惹得在场的工作人员一阵捧腹。

随着交流的深入,海外网发现,这位20年前就曾到访中国的大使,不只是心血来潮起个“周浩黎”这样的中文名,而是深谙中华文化,同时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均有了解,可以说,他是中国20年发展变化的直接见证者。

20年前,周浩黎大使第一次来华,那时的北京、上海只有少数几座商场,基础设施仍在建设完善中。20年间,他不仅走访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更是深入中西部地区,去到西安、桂林、成都等城市,与当地人交谈、品当地特色小吃,尤其难忘品尝四川火锅的经历;他享受“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这一身份带来的快乐,诧异于中国高铁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也为街头小店都能扫码支付的便利点赞。20年后,他成为印尼驻华大使,希望把中国发展经验带回印尼,并促进两国关系与合作不断向前推进。

周浩黎感慨地说:“中国与印尼拥有上千年的文化交流史,如今在经贸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更有勇气、有信心面向未来。”

风趣的语言,热情的态度,为本次采访奠定了“轻松、友好”的基调,双方就像熟识的老友,畅聊对彼此文化的认识,分享有趣的故事。原定40分钟的采访延长了1个小时才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采访的最后,周浩黎大使开心地展示微信里刚刚收到的粽子表情包。他说,在印尼也有类似的食物,还不忘给我们送上节日祝福。拍摄合影时,大使郑重地告诉我,他对海外网此次采访非常重视,特意换上了印尼特色服装——由印尼特有的蜡染花布巴迪克制成的衬衫,也被印尼人视为“国服”。在印尼有这样一种说法:喜庆时刻如果不穿巴迪克,就不算完美。

采访结束仅3小时,周浩黎大使就通过微信发来一组采访现场照片,包括文章开头提到的视频,对海外网的采访表示感谢与肯定。他透露说,不仅要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这些采访视频,还要分享给其他国家大使看。说完,还意犹未尽地加了一句:“(这段视频)是用华为手机发来的,哈哈哈(I am using Huawei cellphone. Hehehe)。”(海外网6月7日电

责编:李方及、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