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舆论场 >

中俄“一带一路”语言文化合作迎来新机遇

海外网-中国论坛网 2019-06-14 10:34:4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俄合作全面拓宽植深,以“汉语热”为表征的人文交流持续升温。2019年5月27日,汉语纳入俄罗斯“高考”统考外语科目,汉语与中华文化在俄罗斯的影响力不断增加,预计未来报名参加汉语科目考试的考生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6月5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总理梅德韦杰夫以推动两国“民心民意亲密交融”为目标,同意继续相互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中俄人文交流,尤其是语言文化交流必将借此东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中俄两国文明是东西方文明的两个重要分支,两国的文化历史发展进程源远流长。公元12—14世纪,中国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等就传入俄国,给中俄文化交流留下了烙印。17 世纪,中俄交流开始密切,两国关系总体稳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全面开展。17、18世纪,俄国与西欧同步掀起了“中国热”,圣彼得堡宫廷和上流社会热衷于中国工艺品,民间爱好收集中国瓷器和装饰品,知识界则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国文化在俄国成了文明的时尚。始建于18世纪中叶的沙皇离宫——彼得宫内部,从中国巨龙喷泉到中国漆底木雕画、从中国花园到中国室,中国元素处处可见。19世纪下半叶开始,“四书”、“五经”等中国文化经典开始出现俄语选译本。1880年,俄国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学史纲要》面世,这也是俄国第一部中国文学史。20世纪开始,伴随着中国的救亡启蒙运动,大量俄国文学作品译到中国,成为中国革命和思想的源泉。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友好带动了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大学开设俄语专业,大量苏联文学作品译成了中文,而苏联则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汉学家,宣传新儒学,成立孔子研究会等。两国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和水平都不断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促使中俄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途径国。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俄国家元首20余次会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中方珍视中俄相互信任和友谊;普京总统多次强调俄国始终支持中国。2014年,中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俄罗斯明确宣布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两国随后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将“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进行对接,在能源、基础设施、金融、军事、农业、科技和民用航空领域多方位合作。“一园两地”中俄丝路创新园的建设则标志着中俄“一带一路”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中俄经贸交流对语言文化交流提出新需要和新要求,语言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日益重要。17所孔子学院和5所孔子课堂在俄罗斯搭建起中俄语言文化互通之桥。中俄双方政府和民间以各种积极方式推动两国人文艺术交流,“中俄友好”再谱新篇。中国电影、文学、美术、京剧、音乐、歌舞、国画、书法、摄影作品在俄罗斯频频亮相,两国以对等原则定期举办文化节,在电视、电影和戏剧艺术领域实施文化合作项目,培训文艺人才,互设文化中心。在中国,俄罗斯文化中心向中国民众介绍了俄罗斯丰富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俄罗斯建筑、马戏团艺术、伏特加产业、俄罗斯套娃玩具等俄罗斯艺术文化形式越来越被中国民众喜爱。在俄罗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推动中国文化走进俄罗斯,中医、京剧、中国茶道、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俄罗斯民众欢迎。在“一带一路”精神主导下,中俄两国相继举办了多次“国家年”、“旅游年”、“语言年”、“电影节”、“音乐节”、“文化节”等主题活动,中俄文化交流繁荣发展,有效促进了两国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俄罗斯了解中国的热情,2014年一年俄罗斯就翻译出版了11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总发行量超过了27000册。

随着中俄关系不断提升,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国的兴趣逐步提高,汉语热潮不减,当代中国越来越受到俄罗斯民众的关注,中俄语言文化交流再乘东风,同舟共济。

(孙宜学,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


责编:李鹏宇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