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奖学金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2019-06-17 08:40:47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摘要:新生奖学金制度是一个舶来品,其在国外大学中有一个评价体系。

为吸引高分考生报考,近年来不少高校都设立了新生奖学金制度。根据部分高校近期发布的招生宣传信息,今年有多所广东省内高校推出了新生奖学金制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最高能达到30万元/人;广州大学面向新生设立10万、5万、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金,鼓励优秀考生报考;广东医科大学的特等奖学金也达到了10万元/人。

新生奖学金制度在国内较高水平以上的大学中比较普遍,早在2010年,北大清华就推出了优秀新生奖学金,最高奖励5万元。广东省内的高校更是呈遍地开花之势,早在2016年,暨南大学的新生奖学金特等奖就达到了10万元,华南农业大学最高奖励8万元,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则是高达20万元;去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推出的新生奖学金最高奖励10万元,被网友惊叹称为“土豪大学”。考虑到广东省经济发达,其省内高校新生奖学金标准普遍较高,并不为奇。

以高额新生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是一种“国际惯例”,这在国外高水平大学中也较为普遍。随着国际上知名大学建设的齐头并进,对优秀生源提供高额奖学金被视为争夺生源的一大法宝。我们在经历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化扩张之后,在内涵式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未来同水平段大学之间的优质生源竞争,恐怕也跳不出奖学金的比拼。大学以新生奖学金制度吸引优质生源,优秀考生选择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这种双向选择显然有利于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子们的成长。

目前国内一些较高水平的大学,其办学经费来源已不再单一,除了财政按照生均培养成本的拨款之外,校友捐赠、企业赞助、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非财政投资也越来越多。在财政拨款兜底普惠性与公平性的基础上,大学以校友捐赠或者企业赞助的资金设立新生奖学金,并无不妥,这也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设立新生奖学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该所大学综合实力的表现。

然而,面对动辄几十万元的新生奖学金,总不免令人产生以高额奖金强行“掐尖”或“揽才”之感。国内很多大学的新生奖学金,都是单一地以新生户籍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绩排名,来确定申请条件和奖励标准的。这当然能够保证公正和可操作性,但是却不免显得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而在唯一强调高考成绩排名的同时,也就有了以高额奖学金抢夺生源的嫌疑。

新生奖学金制度是一个舶来品,其在国外大学中有一个评价体系。国内大学建立新生奖学金制度,当然是一种进步。只是,应该在逐渐完善和成熟中寻求更为正确的打开方式,比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优势方向、需求程度以及考生的志愿状况、家庭条件等等,形成一套较为丰富、多元的申请条件和评价体系。科学的新生奖学金评价体系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表现渠道,而这,同样是吸引考生报考的因素之一。(燕农)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