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在甘肃敦煌圆满落幕

2019-07-22 12:31:05来源:中国日报网
字号:
摘要: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要见人、见事、见景、见情。“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人,建立在互相理解和信任上的民心相通,是互联互通最重要的人文基础。

“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在甘肃敦煌圆满落幕

7月19日,“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在敦煌结束。来自中国、埃及、加纳、阿根廷、土耳其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新闻网站的媒体记者从“港通天下”的宁波、“江海门户”南通,到丝路明珠敦煌,一路上认真观察、细心倾听、深入交流,为古丝路的昔日荣光而赞叹,更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风采、新成就而备受鼓舞。

“丝路人·丝路情——中外学者座谈会”在甘肃敦煌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在昨晚举办的“丝路人·丝路情——中外学者座谈会”上,甘肃省相关负责同志、中外学者、媒体代表就“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建设成就,给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实惠和福祉,以及如何讲好“一带一路”精彩故事、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展开深入讨论。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郭锐表示,此行一路向西,既看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改革发展和开放的新成就,同时在与外国专家的互动中,感受到“一带一路”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倡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国专家艾登在交流活动中表示,来参加此次活动,就是希望能够以他的视角,向土耳其的受众诠释现在的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外国人、外国机构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并带回自己的国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项目主任、副研究员王鹏以六个“有”归纳了在敦煌的所见所闻:有底蕴、有传承;有实干、有创新;有宏图、有希望。他表示,通过这次活动看到了丝路古城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焕发出的新风采。

拉美中国政治经济研究所副首席执行官逗博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也很高兴能够把这个过程中拍下的影片带回本国、带到世界,在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带一路”与青年研究所秘书长丛培影表示,在全媒体时代,自媒体、拍客等更客观、更创新、更理性的视角,在呈现和诠释“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建设方面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同时,学界未来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带一路”的研究当中更加精细化,为“一带一路”增加理论支撑。

来自加纳的拍客王诺表示,“一带一路”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是中国传播本国文化的机会,也是各国共同交流文化的好平台。他认为看待事物的视角非常重要,所以想要以自己的新视角更好地呈现中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磊表示,当前应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应做到四个“走出去”:中国产能优势走出去、中国资本走出去、中国理念走出去、中国声音走出去。

来自埃及的拍客乔·艾萨克说,埃及和中国很像,也有着漫长的历史。因此他常常觉得中国是自己的第二个家。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向本国国民讲述中国的故事,他感到非常高兴。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在总结发言中说,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要见人、见事、见景、见情。“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人,建立在互相理解和信任上的民心相通,是互联互通最重要的人文基础。

丝路人续写传奇,丝路情开创未来。在本次活动中,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重走丝路三城,在走访中发现丝路故事,在交流中结下丝路情谊,在合作中弘扬丝路精神,充分利用图文、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第一时间与网友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在中外网友心中播撒下“一带一路”上合作交流、互联互通的种子。


责编:戴尚昀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