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声不断,诺贝尔奖应被抛弃?

2019-10-10 06:55:37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与其说“抛弃诺贝尔奖”,不如建设性讨论,如何改进诺贝尔奖的评审,使其更有权威性、更令人信服。

又到了诺贝尔奖揭晓时刻,全球媒体和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和获奖人上。对于这个在世界声望卓著、颁发了近120年的奖项,近些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音。

去年就有加拿大两位科学家撰文提出要抛弃诺贝尔奖,而印度的媒体人也建议不要再关注诺贝尔奖。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诺贝尔奖的一些评选结果并不让人信服,所评出的诺贝尔奖得主并不是某项科学成就最重要贡献者,而一些取得非常重要成果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或作家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种情况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数不胜数。比如在科学上,元素周期表提出者化学家门捷列夫、天文学家哈勃(非常重要的哈勃望远镜以其命名)、发明家爱迪生,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曾有美欧多国共106位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刊出联名信,为对发现艾滋病病原体即HIV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加罗未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鸣不平。

第二,重科学发现,轻科技发明。当年诺贝尔设立奖项的初衷是奖励“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但统计显示,在所颁发的诺贝尔科学奖中,科学发现的相关研究成果占77%,而技术发明只有23%。这与诺贝尔当初期望奖励的愿望有偏离。实际上,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大,当今时代更是如此。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颁发的奖项中,对技术发明的鼓励明显不够。

第三,奖励的成果不少是10年、20年甚至50年前的成果,对科学进步的影响有限。俄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莱昂尼德·赫维奇,2007年因为上世纪60年代“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成了史上年纪最大的诺贝尔奖得主。他在得知自己获奖时说:“我还以为我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获诺贝尔奖来说,我实在太老了。不过这笔奖金对一个已退休的老人的确不无裨益。”

第四,最为重要的一点,对诺贝尔奖提出质疑的人认为,该奖目前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科学和科学技术,而是获奖者。而诺贝尔奖得主这个巨大的荣誉,所带来的学术权力和相关利益,使一些诺贝尔奖得主难以把控。比如,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莱纳斯·鲍林曾经推动利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癌症。这个做法不仅不能帮助患者,而且还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有的诺贝尔奖得主因为做虚假广告宣传还惹上官司。诺贝尔奖得主此类行为,被称为“诺贝尔奖综合征”。

面对这些质疑与批评,我们是不是真的应该抛弃诺贝尔奖?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问题,只是情绪发泄而已。笔者认为,只要影响力还在,诺贝尔奖还会继续颁发下去。除非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觉得无法接受,共同站起来抵制。现在看远没到那个程度。如今,科学家在社会上受到的关注度,应该说远没有文艺、体育甚至金融领域的人士高。诺贝尔奖对唤起社会关心科学技术,还是有非常大的正面积极作用。因此,与其说“抛弃诺贝尔奖”,不如建设性讨论,如何改进诺贝尔奖的评审,使其更有权威性、更令人信服。

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更好地把最重要的成就及其重要贡献者识别出来,授予这些人诺贝尔奖。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有争议的授奖,很重要一点源自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于狭窄。诺贝尔奖最初是瑞典人诺贝尔设立的,但现在其不是瑞典一个国家的奖项而是世界性的,所以应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杰出的人士,组成诺奖评审委员会。尽管现在诺奖提名工作有不同国家的专家参与其中,但最后评审决定权也应由全球的科学家或专家参与。

其次,应设立专门的诺贝尔奖技术发明奖。比如在现有的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设立单独的发明奖。这样一方面是增加诺贝尔奖的类型,可以改变目前重发现、轻发明的状况,使发现和发明奖励得到更好的平衡。

再次,怎样使诺奖得主,面对巨大的荣誉、权力和利益,不得“诺贝尔奖综合征”。如今,有的国家对待获得诺贝尔奖者相对平和。例如其所在的大学对于获奖者,仅仅提供一个专用车位,并没有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在不少国家对于诺贝尔奖得主,前后会有巨大的差别。一方面平静的环境有利于科学家继续做科研,另一方面怎么正确引导社会理性看待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得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评选诺贝尔奖已经接近120年,当初该奖设立的时候,科学研究还是个精英从事的工作。20世纪初,全世界物理学家只有1000人左右,而现在广义的物理学家(工作者)有几百万。当初设立的那些奖项和小范围的评审,现在还能满足当代的要求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该怎样通过设立奖项,更好地推动科学进步,这是非常值得考虑的。(王元丰,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原题:王元丰:诺奖评审怎样才能与时俱进

责编:孟庆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