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界定家长群的功能,给家长和教师减负

2019-10-11 08:39:33来源:光明网
字号:
摘要:要准确界定家长群的职责和功能,家长群就是工作群,不是学生作业群,也非家校交流群。

据都市快报报道,杭州一位小学班主任近日发了一条朋友圈:“教育者应该多站在‘家长本位’思考教育问题,谨慎选择教育媒介。一种新手段采用之前,需要先考虑好减法。QQ群、微信群、杭州教育、钉钉,再加做实验的APP,英语配音的APP……家长们确实手忙脚乱!”这是针对有家长反映群太多发出的感慨。在和家长沟通后,这位班主任连夜与各科老师联系,决定把原先五个信息发布渠道减少到两个。“今后,老师们在其他群布置作业,家长们可以‘视而不见’,这几天,我也会陆续退出其他无关群,不给家长任何困扰。”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获得很多网友点赞,认为这是为家长减负的务实之举。在笔者看来,这位班主任“为家长着想”合并群值得肯定,而在如何建立家长群、发挥家长群的作用方面,仅靠老师、班主任的“自觉”是不够的,需要形成一些基本的规范,避免家长群给教师、家长增负。

实事求是地说,这位班主任做得还不够。合并之后的群,还有两个,一个用来发通知、布置作业,一个用来交流。而从家长群的功能看,保留一个家长群用于发学校通知足矣。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学校不能给家长布置作业,而家长群中交流所谓教育观念,也会带来很多纷争。安静、不给家长和教师添乱的家长群,才是最好的家长群。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明确要求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落实这一规定,就不该再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包括给家长的作业以及给学生的作业。学生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即可,布置在群里是何意?是要家长转告学生,还是让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至于在家长群里进行家校交流,貌似可以加强家校沟通,但从现实来看问题也颇多。一方面,公认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应该是家长委员会,它足以代表家长的意见参与学校办学、监督。而家长群里每个家长的意见不一,难以在群里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很多家长都想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家长的教育观也不一样,而通过群进行沟通,如果教师回复不及时或者稍有言语不当,就会引发矛盾,一些教师也疲于应付,导致本来想“便于”家校沟通的家长群经常“上头条”。

针对家长群的问题,我国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已经做出一些规范。比如,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规定家长群“五不要”,包括休息时间不要发,作业、成绩排名等不要发,未经区教育局许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不要发,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回复,与工作无关的言论、图片、链接等信息不要发,他人隐秘信息不要发。这其实就是强调家长群也要带有工作群的性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也曾发布《静安区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公约》。该公约规定,班级微信群仅用于学校发布通知、家校信息沟通交流,不得发布与家校联系无关的消息、言论,不做聊天使用。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的通知》则要求,群内不得发布学生成绩、排名,不批评或表扬学生,制造焦虑;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广告、求助、募捐、拼课等信息;要尊重学生隐私,不攀比家庭背景、不晒娃,不刷屏问候、点赞,不得发红包。

概而言之,要准确界定家长群的职责和功能,家长群就是工作群,不是学生作业群,也非家校交流群。而根据家长群是工作群的性质界定,学校老师有重要信息,比如开家长会、学校因极端天气调整上课时间等,才可以在家长群中发布,除此之外的包括学生的作业、考试的成绩、学校表现等所有信息都不该再发布。而如果家长在群里讨论交流育儿经,教师也需要明确告诉家长,该群只发布工作信息,不发布交流信息,让家长群安静下来,从而既为家长减负,又为教师减负。(熊丙奇)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