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加速“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国和东盟做了哪些工作?

2019-12-16 11:33:30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在项目合作、机制合作不断夯实中国与东盟国家战略互信与共识基础的同时,“准则”的加速磋商及未来的达成,有望为今后南海海上合作项目的落实、机制的可持续运行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1576467425205717.jpg

12月1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日报记者 冯永斌 摄)

12月1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19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乘风破浪,坚定前行”的演讲。文中,他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第一轮审读提前完成,准则磋商全面推进,中国东盟关系进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概括性地点出了今年全方位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的两大支柱:

其一是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为代表性事件,中国—东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度融合。比如中国已连续10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六个月,东盟则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据评估全年双边贸易额或突破6000亿美元。

其二是以“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加速为标志,双方在安全与规则秩序合作上继续补短板、强弱项。2019年,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积极努力下,有关各方在南海方向的合作可谓“亮点纷呈”,如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有关各方在海上搜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考等低敏感领域开展了诸多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中菲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四、五次会议,以及中菲油气开发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马设立了海上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等。在军事安全领域,继2018年10月中国—东盟举行首次“海上联演—2018”后,2019年4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再次举行了“海上联演-2019”。

如上列述不难发现,2019年南海合作领域已从非传统安全领域向传统安全领域深化拓展,合作形式以项目向机制性合作巩固加深。简言之,宽领域、多方位,已成为当前南海合作的主要特点。尤其应注意的是,在项目合作、机制合作不断夯实中国与东盟国家战略互信与共识基础的同时,“准则”的加速磋商及未来的达成,有望为今后南海海上合作项目的落实、机制的可持续运行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准则”自2013年9月正式启动进入磋商轨道以来,在磋商的时间轴上可谓留下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2017年5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高官会上,审议通过了“准则”框架。自此,“准则”磋商进入了快车道。该年11月,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随即宣布启动“准则”案文磋商。2018年8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又就“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一致。同年11月,中方建设性地提出,“争取未来3年完成‘准则’磋商”的愿景。

2019年8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又提前完成了“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一轮审读,并对案文进行了精简优化,进一步明晰了“准则”的总体架构和案文要素。与此同时,“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启动了第二轮审读,并明确了磋商方式、规划、路径等。对此,李克强总理在第2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评价“准则”磋商的“有关进展令人鼓舞,值得高度肯定”;并重申了中国的政策与主张,概括之为“准则”立足及升级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准则”的磋商应秉持协商一致原则,以及应排除域外因素干扰;“准则”的定位应是危机管控机制,而非争端解决机制;“准则”应按确定的路线图推进。

从既有“准则”磋商的进程来看,其所取得积极进展,或与三个因素息息相关,一是中国作为南海地区最大沿岸国的责任和担当,以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二是针对南海形势前些年的多变性、复杂性,寻求探索以规则治理南海已成为域内国家的共同诉求和共识;三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三十多年来南海海上合作的实践与经验,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有关各方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务实合作,已为“准则”磋商做好了充足的铺垫。

也应看到,“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进入二轮审读,具体条款的技术性细节磋商将提上议程。这意味着一是“准则”磋商将进入时间紧、任务重的再加速阶段;二是“准则”磋商将进入爬陡坡过深坎的阶段。换言之,今后一段时期,“准则”案文条款的精研细究、咬文嚼字,势必将成为常态;三是域外国家对“准则”磋商的抹黑和歪曲可能将变本加厉。这或可解释为何中方在“准则”磋商进入二轮审读的关键时刻,重申了四点立场和主张,或旨在协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立场,争取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准则”磋商,从而真正建立起南海治理的规则之基、秩序之基。

(林勇新,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博士)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责编:张六陆、牛宁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