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敏感时刻,默克尔突访俄罗斯

2020-01-13 16:31:49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在中东问题上,欧洲并未与美国撕破脸,也没有完全倒向伊朗。三大因素决定了欧洲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分别是能源安全、难民问题和欧洲的全球政治影响力。

20200113084024672.png

默克尔和普京会谈后举行记者会。( 图源:今日俄罗斯)

就在美伊关系剑拔弩张、伊核协议面临废弃之际,当地时间1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莫斯科举行会谈。这是默克尔时隔5年再次到访莫斯科。

会谈中,默克尔同意普京对于美国击杀苏莱曼尼是“鲁莽行为”的看法。默克尔还表示,维护伊核协议“极其重要”,并誓言要用“一切外交手段协助这一协议”。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默克尔似乎并不赞同美国近期在伊朗问题上的所作所为。除了德国,法国和英国也呼吁双方保持冷静,难怪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抱怨盟友“毫无帮助”。美国新闻网站《政客》也表示,比起伊朗,欧洲更恨美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中东问题上,欧洲与美国撕破脸,完全倒向伊朗。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贺之杲认为,中东局势一旦失控,对欧洲影响最大。因此,不管是默克尔访俄,还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普京在通话中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欧洲并不是想成为任何一方的“附庸”,只希望通过一切手段维持中东的和平稳定。

贺之杲认为,三大因素决定了欧洲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分别是能源安全、难民问题和欧洲的全球政治影响力。

首先,欧洲能源严重依赖进口,整体对外依存度自2004年以来普遍高于50%,部分国家甚至超过97%。中东地区能源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三,2016年该区域能源生产为20.43亿油当量,占世界能源生产的15%。在地理上,中东和俄罗斯距欧洲较近,两地一直是欧洲重要的能源来源地,但显然中东和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却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威胁:直接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北溪-2号”项目遭美国制裁,工期不断延后,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美国主动挑起伊朗紧张局势,令中东地缘风险不断放大,一旦中东发生大规模战争,欧洲的能源安全便得不到保障。因此,欧洲会尽可能避免地缘政治风险的爆发。

其次,自2001年以来,中东地区因伊拉克战争、阿拉伯之春、叙利亚和也门内战,以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兴起等多种因素影响陷入动荡,制造了严重的难民问题,也令离中东最近的欧洲受到巨大冲击。近年来中东的混乱已影响到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极右翼在欧洲政坛崛起;难民加重福利负担,拖累经济复苏;难民带来的宗教、文化弱化了欧洲人的文化认同感,社会上反移民浪潮不断;甚至英国选择“脱欧”,都与不满欧盟难民配额制度有关。欧洲花费了近20年都未能治愈难民之殇,难民危机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中东之乱就像悬于欧洲领导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种情况下,若伊朗再陷入动荡,恐怕引发新一轮难民潮,这是欧洲国家绝不想见到的局面。

最后,欧盟一直希望能将自己塑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为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引领作用。伊核协议是体现欧洲在全球政治影响力的重要议题之一。欧盟经济长期低速增长,已严重制约了欧盟的全球影响力,而特朗普上台以来我行我素,罔顾欧盟立场,先退巴黎协定,再退伊核协议,令欧洲丢掉一个又一个重振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砝码。如果欧洲无法把控伊朗问题,无法阻止中东再掀战争波澜,欧盟的国际影响力又将大打折扣,这是欧洲人绝不愿意看到的。(海外网评论员 戴尚昀)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责编:戴尚昀、毛莉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