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点台湾腔:两岸故宫,远隔沧海却同出一脉

2020-08-21 13:35:38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两岸故宫博物院同出一处,如同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尽管一时隔海相望,但一家人的心从未分离。

近日,2020海峡青年云上峰会在福州举行,吸引超过10万两岸青年关注。其中,“北漂”台湾青年杨品骅与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对话,尤其让人动容。单霁翔讲述故宫文创故事并寄语“台青”,希望两岸青年多多交流。

杨品骅一来北京就为紫禁城所倾倒,而单霁翔的文创让故宫在两岸成为“网红”。二人虽隔沧海之远,犹成忘年之交,故宫是让他们结识的引子。

世人皆知,中国只有一个紫禁城,却有两个故宫博物院。这源于故宫文物的南迁。“九一八”之后,日寇兵锋指向京郊。为了躲避战火,国民政府将故宫中部分珍贵的文物迁到南京。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文物分三路疏散到西南大后方。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把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这也就造成了故宫文物两岸分置的现状。可以说,这些文物迁往台湾的历史,浓缩了那个年代祖国弱乱的无奈。

而在80年代后,两岸交流解禁,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合出了一本《国宝荟萃》,打开了两岸故宫博物院交流的大门。2008年开始,两岸故宫博物馆交流愈发密切。台北馆希望出版一套《龙藏经》,北京故宫慷慨借出了数函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搞两岸故宫博物院的重走文物南迁路活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大力支持。

不只是官方层面互动“如胶似漆”,民间人士围绕故宫的互动也不少。故宫促进了杨品骅等“台青”的文化认同,不少大陆青年也对台北故宫博物院青睐有加。有一位大陆的满文爱好者,每年都要数次去台北,饱览清宫文牍奏折。他说,探访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行程,增进了他对台湾的了解。

两岸故宫博物院同出一处,如同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尽管一时隔海相望,但一家人的心从未分离。正是,北京台北,源出一脉一般情;山海难绝,两岸同胞同样心。

策划/牛宁

文案/郑云天

主播/郑云天

后期/赵壹晨

责编:吴正丹、赵壹晨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