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海外网评:122项举措擦亮“中国服务”名片

海外网 2020-08-24 17:50:35

060828381f30e92416f1b90c782347011d95f76c.jpeg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数字平台。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引发广泛关注,方案围绕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创新提出了122项具体举措。方案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服务”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对稳外贸稳外资的支撑作用。

2020年上半年,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规模有所下降,但总体呈现趋稳态势,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逆势增长,发展韧性和活力凸显。然而还应看到,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货物贸易相比还较弱,从总量上来说目前仍处于“逆差”状态。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正是为了弥补服务贸易发展的“短板”,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搭建平台等一些列举措改善其发展的“小环境”。其中,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就是有效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此前17个试点地区服务贸易占全国比重超过75%,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于全国。试点之后,自2017年起中国服务出口增速持续高于进口,服务贸易逆差连续扩大的趋势也得以扭转。

此次方案提出的122项具体举措,是在前两轮基础上的“全面深化”。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万喆认为,该方案将有助于拓展市场机遇,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还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指引。具体来说,从新举措的“量”看,比上一轮试点多了80余项;从新举措的“质”看,开放程度、政策力度和改革深度都比前两轮试点大得多。

万喆分析称,此次提出的122项举措的最大亮点在于开放,特别是在资金流和人员流动方面的开放力度非常大。比如说,为海外的高端服务型人才等在中国进行注册营业或者居住方面提供了诸多便利。

与此同时,新举措更加注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服务贸易制度,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放管服”。例如,方案提出下放《船舶营业运输证》管理事权、扩大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资格范围、简化外资旅行社审批流程等举措。2020年将制定出台负面清单,助力中国服务贸易更加开放,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此外,新举措还为数字贸易等新兴服务领域的发展“划重点”。通过部署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监管模式,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开展数字营商环境问题研究,组建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等一系列举措,对服务贸易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方向指引,不仅有助于把握新发展机遇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栾雨石)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责编:孟庆川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