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合办的“百年大变局系列研讨会——美国疫情防控对世界经济恢复与中美关系的影响”以线上视频方式举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四个地区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美国疫情防控完全失败,有政治体制、领导人决策等多个方面因素;特朗普政府将抗疫不力“甩锅”中国,一方面是要推卸其领导抗疫不力的责任,更深层次的是要遏制中国崛起。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认为,新冠疫情既是百年大变局的结果也是诱因,加速和催化了百年大变局的出现。美国此次在抗疫中的表现“既出人意料、也是意料之中”。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居然在抗击疫情上表现得如此落后,居然成为世界上感染与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称得上“出人意料”;指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美国国家治理制度的缺陷被集中放大了,此次美国抗疫失败就是美国国家治理缺陷的必然后果,所以也称得上“意料之中”。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马里奥·泰洛认为,美国可能将在9月底达到20万人死亡,美国这次抗疫表现很糟糕。在当前全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刻,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不仅削减了对世卫组织预算的捐款,而且还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就像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所所言,美国在这次全球大流行疾病中的表现和行为与美国道德崩塌有关。
外交学院副校长高飞认为,医保改革、单边主义、种族歧视、民粹主义等深层次问题在此次疫情中集中暴发。天花病毒曾经是美苏两大国合作解决的,而美国面对当前的疫情却没有和中国合作。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等极端举措,说明美国的外交职业性已经出现问题。
意大利美第奇国际研究所教授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蒂认为,美国疫情已经失控,美国政府在采取措施前已经浪费太多时间,而这些措施太过碎片化,存在许多系统性缺陷。与此同时,美国的社会冲突也未曾消停,在近几个月的游行示威中,很多示威者被警察逮捕,有些甚至被杀死。在当前背景下,美国在金融和科技领域对华“脱钩”和紧张态势加剧,将给整个世界带来负面影响。为了稳住态势,中国和欧洲伙伴正在寻求更多合作。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副校长沈伟认为,美国抗疫失败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从抗疫一开始就“甩锅中国”,使中美关系的敏感程度升级,从原本的“双赢”合作模式转变成了“双输”局面。二是美国本身在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准备不足,2018年美国便解散了相关的危机应对团队,此后CDC的资金也不断减少,本土医疗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三是从美国的政治体系来看,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政党斗争突出,口罩等各种抗疫行动都会被政治化。四是特朗普总统对于新冠疫情的论调反复无常,导致美国人民对于疫情的认知程度不足。
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教授杨溢认为,美国疫情正处于进行时,美国拥有世界4%的人口,新冠感染人数占世界25%,令人吃惊。疫情暴露了许多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如:种族问题、政治制度问题、公民医疗滞后、贫富差距极度分化等。美国大选日益“白热化”,特朗普在大选中必然放任鹰派,继续打“中国牌”。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教授潘成鑫认为,在政治体制方面,美国两党政治之间党派斗争使抗疫行动政治化,意见不一,联邦体系缺乏协调,互相推诿;在社会经济方面,“利润优先、效率优先”信条的推动下,为了减少成本,不囤积物资,导致美国口罩储备不足需求的十分之一;在历史文化和媒体方面,美国存在种族主义,对少数族裔,特别是拉美裔和非裔冲击更大;另外,由于种族因素和媒体宣传,美国大多数人相信新冠是黄种人的病、亚洲人的病,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社交媒体上“阴谋论”泛滥,也加剧了对疫情的不重视现象。
美国丹佛大学教授赵穗生认为,美国防疫失败最核心的一点是美国政府的领导力失败。特朗普一开始就不关心抗疫,只关心能否当选,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把抗疫上升为政治问题。当前,美国正在用对前苏联的一套方法来打压和对抗综合实力正在攀升的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对抗很难真正缓和。
印度观察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曼诺·乔希认为,目前,由情引发的问题仍然困扰着美国政府,这反映出其糟糕的领导能力及战略决策能力。特朗普政府没有严肃地对待新冠肺炎疫情。在宣布疫情暴发的两周后,特朗普表示,他预计这次危机将于四月份结束,并声称高温将能解决这场危机。这说明美国存在着系统性问题,疫情对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将产生巨大影响。
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教授李形认为,中国国家主导模式成功引起关注,同时加深美国的妒忌和打压。但是,美国从经济贸易层面转向政党和政治层面对中国的攻击不会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认为,美国是联邦政府,特朗普作为一个非建制派的领导人,存在很多缺陷,例如经验不足、个性、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直接导致美国疫情的现状。在领导全球抗疫的时候,大家没有把目光转向美国,不指望美国有所作为。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源认为,特朗普上台实施了很多单边主义政策,以期用反作用力瓦解当前的多边主义制度。而中国与欧盟都支持多边主义和制度化的全球治理,这一点上欧盟与中国相契合。中国和欧洲在全球治理方面要展开诸多合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都可以成为中欧未来多边治理的重要领域。(黄日涵)
责编:吴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