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舆论场 >

法国和土耳其为何又起争端?

海外网 2020-11-03 09:22:41

内文图.jpg

10月29日,发生袭击事件的尼斯圣母大教堂外。(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继10月16日发生巴黎教师“斩首”案后,10月29日法国东南部城市尼斯的一所教堂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导致至少3人死亡,其中两人被割喉。袭击者犯案和被捕时多次高呼宗教口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这两次事件定性为“伊斯兰恐怖袭击”,发誓打击“伊斯兰分裂主义”。

在此期间,法国因土耳其总统的不当言论召回驻土大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号召伊斯兰世界抵制法国产品,土耳其的呼吁在不少中东和伊斯兰国家引起广泛响应。另一方面,不少欧洲国家表示支持法国的立场,纷纷批评埃尔多安的言论。

为何是法国和土耳其?

法国长久以来一直是西方文明的代表国家之一,在欧洲大陆尤其如此。法国曾经深受宗教影响,但在1905年《政教分离法案》通过之后,宗教彻底离开了政府和学校等公共领域。该法案对公共意识进行了阐释,认为宗教信仰属于私人领域,国家无权干涉;政府属于公共领域,宗教不能对其施加影响。学校作为公共领域的代表,教学中不带有宗教色彩已经成为法国社会的共识。而这一世俗化的措施也降低了天主教在法国人家庭中的代际传承。

随着穆斯林移民在法国的比重不断增加,伊斯兰教在法国成为第二大宗教。与天主教在法国的状况相反,伊斯兰教的代际传承非常强,世俗化的措施并没有对穆斯林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个人的宗教信仰和法兰西共和国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在法国愈演愈烈。

后冷战时代,美国主导下的西方世界对中东地区采取的政策导致了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严重对立,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法国成为欧洲恐怖袭击的重灾区。而随着法国国内的族群矛盾的激化,极右翼势力在法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马克龙当选总统之后立志重塑法国,提振法国经济,降低财政赤字,对内打击恐怖主义和伊斯兰分裂主义,对外重回戴高乐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要在国际问题上发出法国自己的声音。在他的努力之下,法国的经济形势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国内的改革也逐渐看到希望。

但随着今年疫情的蔓延,法国经济遭受重创,各项改革停滞不前,族群矛盾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继续升温,九月份以来在法国就发生了数起恐怖袭击事件,其中的教师“斩首”事件更是让普通的法国民众丧失了最后的耐心。本就一直推动打击极端势力的马克龙更是直接在讲话中将恐怖袭击和伊斯兰联系在一起;尼斯遇袭后,马克龙再次将恐怖袭击和伊斯兰联系起来,强调法国将保护共和国价值观,号召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抵制分裂。欧洲的众多国家和媒体对法国表达了坚定的支持,体现了他们对于马克龙坚持的共和价值观的认同。

面对法国的表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了不满。他表示马克龙“需要精神治疗”,并号召抵制法国商品。法国也召回了驻土耳其大使,双方的矛盾升级。而众多的伊斯兰国家和民众一致谴责法国政府并抵制法国商品,其中还包括和法国关系甚好的马格里布国家。

中东地区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地,一战后帝国被肢解,曾经的帝国领地被世界列强瓜分,各方在中东及北非扶植代言人,纷纷建立起世俗化的政权,并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土耳其作为一个世俗化非常成功的国家,一度与欧美走得很近,成为北约成员国并积极加入欧盟。但由于土耳其本身的宗教信仰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实现了世俗化,仍然为欧洲国家所顾忌,加入欧盟的申请迟迟得不到通过,也就逐渐失去了耐心。

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是一个宗教背景深厚的人,在他的领导下土耳其慢慢朝着宗教化发展。随着中东众多的世俗化国家陷入了战乱之中,土耳其也渐渐显露了自己的意图:希望举起伊斯兰国家领袖的旗帜。因而在近年来的国际事务和地区冲突当中,土耳其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试图提升自己在区域内和伊斯兰国家中的影响力,与美、俄、法等国家都发生过冲突,其行为时常令人为之侧目。此次埃尔多安因马克龙的发言而发出号召,得到了众多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政治目的,但也反映出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矛盾正越来越激化。

面对欧洲范围内上升的右翼保守势力,在欧洲生活的穆斯林未来必将面对更多的困难。而面对宗教意识抬头的伊斯兰国家,西方国家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去应对呢?如何建立起有效的世界秩序,避免冲突,是未来世界政治努力的方向。

叶剑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主任、副教授)

责编:聂舒翼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