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拼出来的小康社会,奋斗出来的幸福生活

2020-12-14 10:05:03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在采访中,很多基层干部为百姓谋出路、谋脱贫的事迹令人感动;很多自发奋强、不甘落后的故事令人振奋。

WechatIMG460.jpeg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的村民们正在采收西芹(陆宁远 摄)

近日,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组织开展的“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中,记者深入采访陕西、宁夏两地,亲身感受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真切体会到扶贫工作的艰辛不易。在采访中,很多基层干部为百姓谋出路、谋脱贫的事迹令人感动;很多自发奋强、不甘落后的故事令人振奋。

“晚上有一条门板够我睡觉就够了”

碾子沟村位于陕西省西乡县白龙塘镇,村落散布于秦岭巴山沟壑之中,山高路远。年轻人基本选择外出打工,家中老人干不了太多重活,则种植一些传统经济作物,满足平时所需。在该村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时候,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340人,脱贫任务艰巨。六年前,在外地打工的王文清看到吊瓜籽种植商机,和同在外地打工的同乡毅然放弃月收过万的工作,回到碾子沟村带领乡亲创业脱贫。

创业的道路并不容易。2014年,王文清返乡流转了30亩土地,同时尝试发动村民同他一起种植吊瓜。“种吊瓜能赚到钱么?”这是当时大部分村民们共有的疑虑,而作为村支书的魏世田没有后退。他明白,作为一名党员,这时候不上谁上,但凡有能帮村民们脱贫的办法都要试一试。由于缺乏经验,初入吊瓜市场的王文清一行人以高于实际市场价的价格收入了村民们的吊瓜籽,最终致使瓜子滞销。面对囤在仓库里眼看着就要报废的吊瓜籽,王文清一行人犯了难。跑市场、求渠道、问电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家电商公司愿意为王文清提供销路,并将碾子沟村的吊瓜籽推上“秒杀频道”,刚上架不到十分钟,订单便源源不断的融入,看着不断刷新的销售额,王文清一行人再也绷住了,放声大哭。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此后每年每亩吊瓜收益都在上涨,事实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投入到吊瓜种植大军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帮助了全村80%的贫困户脱贫。

当被问及在创业初期是否自己心中也打怵时,其中一名创业合伙人说道:“不怕失败,晚上有一条门板够我睡觉就够了。”也正是这种敢于拼搏的精神让小小吊瓜成“金瓜”,“我敢肯定的说,村民们跟着我们一起挣到了钱。”王文清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句话任何时候我都敢说。”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向丰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冷凉蔬菜基地大棚内,马莲乡北山村村民马虎兰正同其他村民一同熟练地采收西芹。马虎兰有着一个幸福的5口之家,但是丈夫身体状况不佳,而3个孩子仍在上学的年纪,生活的重担压在了马虎兰的肩上。随着蔬菜基地的建立,马虎兰可以在家门口工作赚钱,还能照顾到生病的丈夫和孩子。

近年来,西吉县利用当地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优势,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通过建立蔬菜基地,帮助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冷凉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

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党支部书记苏相锋,同时也是产业园区的创办者。谈起村庄的变化,他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现在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还能在产业园中学习到先进生产技术,收入也明显提高了。” 据了解,向丰现代循环农业园利用流转农民土地、提供劳动岗位、利用农闲时间为农民提供培训等方式积极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在园区稳定务工的农户年收入可达3、4万元。

看着原本贫瘠的黄土上建起一栋栋高科技菜棚,村民们一户户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苏相峰仍不满足。“我们今后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一起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苏相峰说道。

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郑重宣布:“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关键历史节点,中国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努力创造新的更大奇迹。(陆宁远)

责编:陆宁远、吴正丹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