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苗“落地拉美”意义重大

2021-02-25 08:14:09来源:环球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疫苗数据发布应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注重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较之世界其他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新冠疫情暴发时间较晚,但因防控意识薄弱、措施不当等原因,该地区已沦为重灾区。面对肆虐的疫情,拉美各国除继续采取各种防疫措施外,也纷纷寄望于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推广使用。据笔者对巴西、墨西哥、秘鲁、智利和阿根廷五国疫情的跟踪观察,发现各国均已签署疫苗采购协议或出台相应的接种计划,中国疫苗成为各国首批接洽对象之一。

不过,通过跟踪这些国家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疫苗的报道,我们发现了其中隐藏的一些偏见和问题。

比如,拉美国家舆论不时冒出质疑,中国疫苗还没能突破一些人所谓“中国产品质量不高”的刻板印象。在巴西,中国疫苗一度成为大选政治角力的工具。下届总统竞选热门人选、圣保罗州州长约尼奥·多里亚坚持推进科兴疫苗在巴西的测试和接种,现任总统博索纳罗则曾施压卫生部不采购中国疫苗。巴西《圣保罗州报》说,拒绝科兴疫苗的背后有着“疫苗改变人们遗传物质”等阴谋论性质的愚蠢担忧。另有智利媒体《第三日报》称,“关于不信任,不仅是针对中国疫苗,而是对中国产品的普遍偏见和不信任”。在秘鲁和智利民间都出现了将中国疫苗与中国玩具相类比的论调,甚至称“如果中国疫苗和中国玩具的质量一样,我们就完蛋了”。阿根廷《号角报》和该国极右翼团体则质疑科兴疫苗试验过程的严谨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从战略性提升中拉关系的角度重视中国疫苗向拉美的供应,使中国疫苗“落地拉美”成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黏合剂以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突破口。拉美媒体也多次提到,较之其他国家疫苗,中国疫苗易存储、价格实惠,是第三世界国家走出疫情阴霾的希望。全球疫苗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中国疫苗供应拉美各国一方面将加强拉美对中国的信任,为实现中拉更深层的战略合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疫苗的成功研发是中国科技和医学水平日新月异的佐证,是打破拉美乃至世界对中国和中国产品刻板印象、普及“中国创造”形象的突破口。

第二,多渠道、多维度保证疫苗研发和试验信息数据的公开和透明,充分利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和社交媒体传播优势。应当警惕拉美个别国家或政党将中国疫苗作为其政治博弈的工具,疫苗信息发布过程及中国协助拉美抗击新冠疫情的行动,应尽量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

一方面,政府部门指导和监督相关企业建立公开、透明、严谨的疫苗研发及生产信息发布渠道。疫苗数据发布应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注重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借助世卫组织和其他受国际社会认可的医学专业机构以及拉美当地研究机构发布信息。应建立多语言发布和反馈平台,使用对象国语言,以规避外宣过程中因语言转化造成的信息误读。监控国际舆情,及时对虚假不实、恶意中伤和攻击的言论予以有力回击。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社交媒体和国外本土媒体,主动为拉美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并适时邀请其参与一线报道,强化本土化语态表达,以软性传播、好感传播提高传播力度和可信度。比如,科兴疫苗在巴西开放注射当日对首位接种中国疫苗的巴西医护人员的采访、拉美国家领导人率先选择注射中国疫苗的特写报道以及智利《第三日报》对科兴公司背景及其与智利合作历史的详细报道,对于打破拉美民众对中国疫苗的偏见和接受中国疫苗都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

第三,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与拉美本土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力争经由本土化辐射拉美广大区域。拉美媒体报道的频次和内容可见,拉美各国都十分关注本地区其他国家的疫苗采购和接种计划。但大多国家仍持观望态度,需在本国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后才能确定是否大规模使用中国疫苗。因此疫苗试验及生产本土化,是加快和促进疫苗使用率及提升拉美国家对中国信任度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兴疫苗与巴西布坦坦研究所的技术合作模式值得推广,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洪都拉斯、秘鲁和乌拉圭都表达了从巴西布坦坦研究所购买中国疫苗的意向。拉美多家媒体称“来自中国的疫苗,正在本土进行临床试验。(该疫苗)得到了本土专家的技术、科学和临床支持”。

因此,深化和推广本土化合作可以作为未来工作的一个思路。2020年12月智利公共卫生部派出的两名工作人员对中国科兴工厂进行了从病毒提取到包装全过程的实地考察,有效提升了智利对中国疫苗的信心。亲身体验是破除刻板印象的利剑,建议一方面将“请进来”的规模和范围扩大至驻华使领馆负责人、科学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等,另一方面丰富企业外宣形式及平台,视频短片、新媒体、直播、在线互动平台均可成为有效的传播方式。(陈星、杨菁,作者分别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班牙语系系主任、葡萄牙语系教师)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