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教育有两个重要观点。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们容易理解,有教无类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应该普及于所有的人,不受社会身份、社会等级、地域差异、身体缺陷等方面的限制而影响受教育的权利,“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说明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重要性。如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教育精神为国育才,为国造才是新时代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大事。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客观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之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课程如何设置?教育孩子从小就能做到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实践课程如何设置?在厚植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之中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的教育?培养科技如何向善的时代命题、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实现“洋为中用”的现实考量。最重要的是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命题。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就以上社会、老师、家长、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就“钱学森之问”予以有益的探索。西安高新国际学校从小学就进行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践行《大学》中对教育的要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培养孩子具有思想活跃、广泛的兴趣爱好、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德智体美劳同时并重的课程设置、避免灌输式、教条式、没完没了的刷题、繁重的家庭作业这些教育方式。将“钱学森之问”在教育的实践之中予以解决,打造了一批文、史、理、公兼备兼通的师资队伍,赢得了社会、家长、孩子的认可。厚植教育自信、涵养文化自信、让孩子从小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探寻历史的记忆,触摸历史的兴衰借鉴,抑恶扬善、分辨是非。
与此同时,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校自己组织编写了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材---------《追寻历史的足迹》,该教材从历史角度涵盖了中华文化自信、中华五千多年历史的苦难辉煌、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仁政、善政、爱国主义通过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品德进行引导和解读。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孩子的团结精神、动手能力。通过劳动课,培养孩子珍惜粮食、勤劳善良的美德。通过人工智能的介绍,培养启发孩子热爱科技的兴趣。通过为每个孩子人格健全的发展提供具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有利于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完善和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启发学生对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教育事业“传道、授业、解惑”的意义所在。在新时代,培养出具有创新性国际竞争人才和符合人类发展的预期和目标的人才,是一件久久为功、久久为善的事业,这也是教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所在。
( 王志宏,西安高新国际学校校长)
责编:孟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