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最近,多地明确要干一件事

2021-09-08 13:17:58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最近,小组发现,北京、湖北、广州、青岛等多地党报的报道中都提到了一件事——建设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到的重要概念,也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今天,小组采访有关专家,聊聊这个话题。

image.png

图源:网络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会让城市面临哪些灾害?

如果在过去,可能会带来路面积水、交通受阻、电力中断等直接影响。但在今天,城市暴雨可能还会造成通讯不畅、物流瘫痪、地铁漫灌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尤其是今年雨季,全国极端强降雨频发,更让人感受到城市对灾害的“放大效应”。

因为,在城市复杂的运行链条中,供水、通讯、交通等系统紧密相连,任何一个“零件”出错,都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形成连锁反应。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城市运行的“加载项”越来越多,存在的风险点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例如,无人驾驶技术加速发展,让城市交通安全面临新挑战;“万物互联”时代,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同样无处不在。

与过去相比,城市面临的风险发生了本质变化。北京建筑大学讲师陈志端告诉小组:“以前大家觉得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灾害都可以预测。但事实是,城市面临的风险表现出更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越来越难以捉摸。”现实中,动辄“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证明了这一点。

面对变幻莫测的风险挑战,城市如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韧性城市不失为一个好对策。

image.png

图源:网络

顾名思义,韧性城市好比一根橡皮绳,在外力下既能拉长,也能收紧,最终自动复原。说白了,就是系统提升城市应对危机能力,即使遭遇灾害,也能张弛有度、从容应对,并且迅速恢复。

乍一听,好像和以往城市防灾减灾思路大同小异,但其实二者有着本质区别。陈志端打了一个比方:传统的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思路,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贯彻的是“被动防御”方针;建设韧性城市,则是通过提高城市“免疫力”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讲究的是“治未病”。

比如,某城市地势低洼,且面临季节性降水,防洪标准相对较高。“如果按照传统防灾减灾思维,应建造一个巨大的‘拦水坝’,甚至要将地表整体垫高。”陈志端说,如果仅依靠修建大型工程抵御灾害,很可能陷入“年年修坝年年灾”的怪圈。

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更倾向于采用“蓄、疏、固、垫、架”等综合措施,整体上、多层次应对灾害。除了修建堤坝外,还可以增加人工湿地面积以减少洪涝影响;防洪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将沿河沿水空间利用起来,既可以作为平时的休闲驿站,也能在关键时刻充当避难所,等等。

对韧性城市来说,不仅应对灾害的“抵抗力”要强,灾害过后的“恢复力”也要强。比如,经历强烈地震后,24小时内供水就能得到保障;特大暴雨后,地区供电能够快速恢复等。安全领域有个概念叫“安全冗余”,就是用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可靠性。这就要求城市在建设电站、水站等生命线工程时,更加注重分布式布局。

可见,韧性城市是一项多主体、多领域共建的系统工程。

image.png

图源:中国建设报

但城市建设不可能全部推倒重来,如何在现有城市基础上打造韧性城市呢?

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乃玉在接受小组采访时说:“简单地说,韧性城市建设就是对城市进行‘体检’,诊断出薄弱环节后,再有针对性地改善‘体质’,从而提升城市‘免疫力’。”

王乃玉建议,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城市现有数字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优势,进一步研发和应用一系列模型和算法,比如动态风险评估和动态决策辅助等,从而提升各类防灾和应急工作的精密智控水平。

如今,各地正在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同样是一次提升城市“免疫力”的机会。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把握好社区微电网等基础设施布局的均衡性;改造升级地下管网,增强防洪排涝能力等。“如果每个城市微单元的韧性得到提升,那么整个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就会显著增强。”陈志端说。

如果说,各种硬件设施构成了城市骨架;那么,社会组织力量则构成了城市的神经系统。在疫情防控和郑州特大暴雨中,许多志愿者平台、互助小组等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除了提升硬件设施韧性外,社会组织的韧性建设同样不容忽视。

image.png

图源: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

不过,尽管各地相继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但有的地方对韧性城市的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还不够明确,也不清楚怎样评价城市韧性。王乃玉说:“韧性城市建设应该是一把手工程,既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参与,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但在一些地方,由哪个部门牵头建设韧性城市尚不明确。”

不仅如此,一些城市还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传统粗放的城市治理思维依然根深蒂固。要避免韧性城市“新瓶装旧酒”,就要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的风险防控理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中华民族在和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斗了几千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是人与自然要更加和谐,要顺随自然规律,更能够摸得到自然规律。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强大的抗御灾害能力。”

2011年,陈志端开始以韧性城市作为博士课题研究。但在当时,韧性城市仍属于小众领域,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界少有专家关注。她没想到,10年过去,韧性城市成为城市治理的热点话题。这背后,是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日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变迁。

文/钟祺

编辑/九段

专家/王乃玉(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陈志端(北京建筑大学讲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委会委员)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责编:安再尔江•艾合买提、耿佩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