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北约是法国一张牌?

2021-09-22 21:17:42来源:环球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从现实层面看,退出北约并不那么简单,退与不退更多在于法国对利益的权衡。

继阿富汗撤出事件后,美国再次伤害了自己的盟友,而此次遭背后捅刀的是法国,一个历史上帮助美国实现独立的盟友。

美国拉着澳大利亚和英国搞“奥库斯”(AUKUS)小圈子,同时以提供核动力技术怂恿澳撕毁与法国的合同。让法国既丢了里子,也没保住面子。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气愤地表示,“此事已导致严重的危机,将影响北约的未来”。虽然勒德里昂没有明说法国将会退出北约,但这已经引发外界热议,法国会不会就此一怒跟北约“分手”?

潜艇订单遭盟友撕毁,法国固然损失了560亿欧元,但更重要的还是法国的颜面。法国一向自诩具有全球影响力,在印太地区共部署有8000名士兵,是继美国之外在该地区驻军最多的西方国家。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法国在印太动作频频。今年5月七国集团伦敦外长会期间法印澳就举行了首次三方外长级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法国还打算举办首次法印澳元首峰会。而且,法国还非常热络地参与美在该地区主导的一系列军演。

可突然间,美国在事前未沟通的情况下,不仅抢走了法国的巨额潜艇订单,还甩开法国,与英澳组成着眼于印太的安全联盟。法国人的第一感觉是,拜登政府根本没拿自己当回事。更为重要的是,此事的影响还会外溢到法国总统大选中。2017年马克龙顺应民众求变心理、打着改革的旗号上台。对他而言,搞好国内改革是根基,推进欧洲建设是平台,重振大国地位是目标,这是“三位一体”、相互支撑的。而四年多过去了,改革因为危机不断(尤其是新冠疫情)陷于停滞,一体化推进艰难,仅剩下外交成绩还算得到民众认可。可就在大选日益临近之际,美国来了个釜底抽薪。

对马克龙政府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止损,同时最大程度借助法国民众在此事件上的不满。从政治经验上来说,如果马克龙政府不做出反应,会遭到民众不满的反噬,而且也会给政治对手留下攻击口实。如果反应过度与美国撕破脸,则会在外交上对法国不利。因此,关键是要适度反应。

从目前看,马克龙政府还是比较谨慎。首先,由勒德里昂出面表达不满,而且其中更多使用非外交的语气和措辞,以给未来留有余地。其次,暂停了与美举办的共同庆祝活动,并召回驻美澳大使,但有意避开了另一个跟着掺和的英国,以免一次树敌太多。再次,推动欧盟出面,将法美之争上升到整个跨大西洋关系,增加筹码,避免孤军奋战。最后,有意无意放风暗示欲退出北约。

现在,法国国内真正提出“退约”的只有极左的梅朗雄和极右的勒庞,官方态度模糊。这无疑是马克龙手里一张重要的“牌”,对于当前极力拉盟友对抗中国的拜登政府而言,法国“退约”绝对不是好消息。而且美国自知理亏。

从理论上说,法国“退约”并非天方夜谭。一方面,法国一向追求独立自主,而且有过退出北约的历史,再退一次不存在心理障碍。另一方面,马克龙已多次表达对北约的失望,之前甚至宣称北约已经“脑死亡”,并认为即使欧盟因共同价值观与美国走得更近,也不应与美联合起来对付中国。因此,法国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

从现实层面看,退出北约并不那么简单,退与不退更多在于法国对利益的权衡。

首先,即便是当年的戴高乐,从言论到行动足足用了8年,也仅是退出了其中的军事一体化组织,而非整个北约。

其次,欧盟的防务独立任重道远,战略自主仍知易行难。仅从阿富汗撤出一事上就可看出,没有美国的支持,欧盟尚无法独自行动,这是令法国不得不承认的尴尬现实。甚至在萨赫勒的反恐行动同样离不开北约的情报和后勤系统。

再次,即便法国愿意退,也很难得到欧盟包括其他成员国的支持。毕竟现在的欧盟已经不是几十年以前的欧共体,法国行动在其中自然受到一定约束。特别是作为“定海神针”的默克尔即将离开政治舞台,大选之后的德国恐难对马克龙提供多少支撑。

综合来看,法国或许不会现在就退出北约,而是让更多欧洲国家看到自己的遭遇,然后向美国博取更多筹码,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跨大西洋关系,至少不让美国进一步恣意妄为。当然,现在不发生也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发生,毕竟欧洲对美国的信任在不断降级。(王朔,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