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中国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中国率先提出将出资15亿元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并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向世界发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号召。
从今年大熊猫喜提“降级”,到为亚洲象迁徙一路护航,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国际舆论肯定。《华尔街日报》10月11日用“中国书写成功故事”评价中国在濒危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文章写道,在过去的20年,中国的东北虎由“功能性灭绝”到如今数量攀升至55只。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表示,这是“激动人心的复苏”。美联社10月12日报道,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后,近年来在保护动植物栖息地和野生动物方面取得了进展。中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使得大熊猫等物种种群数量有所恢复。
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图源:央视)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强有力支持者和贡献者。中方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各国达成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至关重要,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工作值得各国仿效学习。”
路透社10月8日报道,世界期待昆明可以切实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则称赞了中国设立国家公园的决定,表示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助于其率先实现到2030年至少保护30%土地的目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借助COP15这个“人类与自然‘停战’的契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这颗蓝色星球已刻不容缓,需要各国负起责任,参与其中。
策划、审校/牛宁
文案/赵壹晨
主播/王怡雯
后期、运营/陆宁远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