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2021年年会主题海报。 (图源:CIDGA)
“中华民族是在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具有避免自己成为‘殖民者’的社会敏感性,中国向世界提供公共品的方式与西方不同。”10月12日,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李小云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首场“公共品与全球发展新叙事”对话会上表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开放时代》杂志社及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等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7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全球治理体系、国际公共物品、经济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李小云表示,全球公共物品的概念发端于西方传统世界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帝国主义扩张、霸权扩张等实践紧密相连,带有浓重的西方伦理色彩。脱胎于此,尽管表面上看上去具有公共性和世界性,但西方公共品背后是文化扩张,继而呈现出极强的改造他者的干预性,这也同时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特点。随着中国进入到影响世界的发展阶段,中国有权重新定义公共品的内涵,公共品应当具备去改造化、去条件化、去西方主导化三个特点。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呈现出来的工业化经验、以减贫形式呈现出来的乡村发展经验、向世界提供的新冠疫苗援助呈现出的卫生治理经验、还有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所呈现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都正在构筑中国关于发展的核心概念,而这就有可能成为新型全球公共品的内涵。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秦亚青认为,近年来,美国主导的全球霸权秩序日渐衰退,与之相匹配的垂直治理模式也开始松动。新冠肺炎疫情是美国霸权退场的标志性事件,在国际社会最需要治理的时刻,出现了领导意愿和领导力的双重缺位,霸权国没有能力统合性地主导世界事务,没有意愿提供世界急需的公共产品,霸权的退场意味着世界进入了深度多元阶段,权力分散下沉、国际制度多样性、思潮多元表现将会是这段时期的明显特征。国际治理也由旧时的垂直形态,转向多元立体网络化,多种类型的治理主体都可以发挥作用,全球治理趋向扁平。霸权的终结是否意味着世界的失序和混乱?只要行动者的能动性能朝着进步和进化的方向发展,多元多样反而会使世界更加充满动力。现在世界确实出现了十字路口,一定要思考什么是有意义的、包容性的多边主义,而不是排他性的、小圈层的多边主义,这样才能保证国际社会的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巫永平提出,全球分工体系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公共品,所有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国家都依赖于这个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分工体系由西方国家主导和垄断,具有排他性。二战后,随着诸多经济体的加入,这一体系发生很大变化,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全球分工体系是密切相连的。今天,全球分工体系面临很大的威胁和破坏,美国是体系的主要力量。未来的全球分工体系怎么走,作为参与者、捍卫者和建设者的中国可以作出很大的贡献。中国应当坚持对自身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与世界分享。(张六陆)
责编:张六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