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一些地方大把良田不种粮,吃饭咋办?

2021-12-16 22:32:19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粮食安全。他指出:“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调。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种粮食,要么建养殖场,要么是种花卉果木,那么粮食怎么办?”

总书记关心的是“三农”领域的重要问题——耕地“非粮化”。

image.png

图源:网络

现实中,部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大面积改种经济作物,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有媒体报道,一些农户在基本农田上栽植苹果、酥梨、猕猴桃等果树,耕地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产粮食;还有的地方靠近河流湖泊,村民便将承包的耕地挖成坑塘,搞水产养殖。

大把的上好良田为啥不种粮?答案不难理解:相较于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更赚钱”。

在调研中,笔者遇到过不少“改经退粮”的例子。

比如,中部省份某村有2万亩耕地,曾是有名的产粮大村。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当地农民陆续开始种植西瓜。到2012年,西瓜种植面积超过该村耕地面积的一半,成了名副其实的“西瓜专业村”。对于这一转变,村民们并不讳言:“一亩西瓜地的收入顶得上种两亩粮。”

相对发达的东部省份同样存在类似现象。东部某镇大概有4万亩耕地,原本主要用于水稻种植。2013年后,该镇开始大规模转向苗木种植,占用耕地面积已超过80%。一位苗木商说:“一亩苗木的利润差不多能超过1万元。”

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有的地方因为土地细碎分散,沟渠常年失修,农业机械化推进困难,农户干脆放弃种粮,转而种植果木或者直接抛荒。在许多农户看来,自己承包的土地,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改经退粮”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忽视。

农业种植结构如何优化调整?有的地方在认识上就出现了偏差,将优化调整简单理解成压减粮食生产。看到种粮收益偏低,就引导农民大规模发展花卉种植,搞西瓜、草莓等水果产业;有的地方热衷于建设现代化田园综合体,动辄占地成千上万亩,或者出于面子上好看,租用耕地种植花草树木,人为制造“景观”,结果就是,许多耕地不再种植粮食作物,成了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展示田。

在一些政府的推动和市场激励下,资本下乡也加剧了耕地“非粮化”。客观来看,工商资本下乡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模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然而,土地归大堆、垒大户后,有的经营者却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在耕地上盖大棚、建光伏发电站,对耕地造成破坏和污染。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换代,水果等经济作物市场需求量变大,城镇化也催生了大量苗圃作物市场,这成了一些农民和地方“改经退粮”、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动因。

但问题在于,中国根据14亿多人口的现实,划出18亿亩耕地红线,平均下来每人仅1亩多点,这些耕地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侵占不得、破坏不得、退守不得。如果盲目“改经退粮”,任由耕地“非粮化”趋势蔓延,就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怎样更好地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呢?2017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提出“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限制区域内耕地种植作物类型。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值得借鉴的经验。

比如,笔者在浙江某市调研时发现,当地政府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到具体地块,并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进行监控。乡镇干部介绍说:“现在的技术非常厉害,农户换一砖一瓦都能监测到,如果区域内出现疑似问题,乡镇需要向上级说明情况。”

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甜头有盼头。有的地方推出政策,让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而且补到真正种粮的农民手中。例如,某地种一季稻可获补贴350元/亩;种双季稻,可获补贴700元/亩。再加上各类生产补贴,总补贴可以达到每亩1000元左右,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

可行的办法是逐步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适当激励种粮农户,新增补贴向种粮农户倾斜,帮助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问题。

同时,也要看到,防止耕地“非粮化”并非只能种粮食,而是要将有限的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适度发展棉、油、糖、菜等经济作物。面对一些地方已形成的特色种植产业,更不能“一刀切”地砍果树、铲苗木,需逐渐引导。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谆谆告诫:“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反复地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文/夏柱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副教授)

编辑/钟祺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责编:赵宽、扈嘉翼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