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海外网评:中东国家高官密集访华,释放三大信号

海外网 2022-01-14 08:29:12

内文图.jpg

1月1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月10日至14日,沙特、巴林、科威特、阿曼四国外交大臣以及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集体访华。在接待海合会国家代表团期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还同阿联酋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通电话。1月12日、14日,土耳其、伊朗两国外长也相继访华。在大国战略竞争加剧、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东国家高官相继访华预示着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提质升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东国家高官密集访华背后,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的诉求。2010年底开始的中东变局从北非蔓延到西亚,造成近十个阿拉伯国家政权的持续动荡。受大国代理人战争和转型国家政权改组的影响,中东国家陷入教派冲突的漩涡。2016年,沙特、巴林等与伊朗断交;2017年,沙特等国与卡塔尔断交;2018年,土耳其和沙特因“卡舒吉”事件爆发外交危机。以沙特为代表的“保守派联盟”,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亲穆兄会联盟”和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抵抗联盟”在中东形成“三国杀”。教派矛盾使中东国家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终于,经过十年的教派纷争后,土耳其、伊朗和沙特之间“冷战的坚冰”开始消融,沙特等国与卡塔尔恢复外交关系,伊朗与沙特在伊拉克举行了数轮谈判,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将于今年2月访问沙特。随着中东伊斯兰大国之间关系缓和,中东国家意识到发展才是解决中东问题的“总钥匙”。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成为中东国家重要经贸、能源和发展伙伴。近年来,沙特、土耳其、伊朗、科威特、阿曼、巴林等国提出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希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加强与中国发展战略对接,与中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电子商务、大数据等务实领域丰富合作内涵。访华期间,中国与海合会秘书处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尽快完成中海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建立中海自由贸易区,就是其中的一例。

中东国家高官密集访华,还与地区安全形势有关。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完全撤军,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撤出在沙特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表明美国向中东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意愿下降。与此同时,“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及其分支机构“呼罗珊省”等恐怖组织伺机卷土重来,中亚、南亚和西亚毒品问题、难民问题等跨国性安全问题相互联动,牵动着伊朗、土耳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神经。在跨区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东国家未雨绸缪,希望与中国在地区安全治理领域加强合作,围绕也门危机、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等展开磋商,加强政策沟通,巩固多边安全机制。

中国、土耳其、伊朗和多数海湾阿拉伯国家是亚信会议成员国。2021年,伊朗启动正式加入上合组织程序,沙特和土耳其是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国,中国与这些中东国家在国际多边安全机制中互动频繁。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多边安全机制中的合作促进了中东安全治理,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东各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东国家高官密集访华,也表明不愿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牺牲品。中东变局以来,美国在中东组建军事联盟,制造分裂和对抗,加剧了中东地区的教派矛盾,甚至不惜对伊朗军事指挥官实施“定点清除”,恶化了中东安全局势。不仅如此,美国居高临下,将中东盟友视为“二等公民”和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拜登总统在中东推行“价值观外交”,与土耳其、阿联酋和沙特等盟国多次发生外交摩擦。

美国还屡屡试图阻挠中东国家与中国的合作:美国一方面实施长臂管辖,破坏中国与伊朗开展正常的能源、投资与贸易往来;另一方面,美国积极拉拢中东盟友,威逼利诱,甚至以停止军售相威胁,要求中东盟友停止与中国在5G、光伏、港口、民用核能等领域的合作。此次中东国家高官密集访华,体现出中东国家普遍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不愿被绑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战车”上,也不愿意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牺牲品。

中国是中东和平的维护者、中东经济的建设者和中东热点问题的斡旋者。中国在中东奉行不结盟、不培养代理人、不填补权力真空的“零敌人”政策,与所有国家建立平等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与伊朗和沙特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科威特和阿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土耳其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海合会将在沙特举行第四轮战略对话。中国欢迎中东国家坚持战略自主性;中国维护中东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反对将人权问题、病毒溯源问题和体育问题政治化;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反对美西方恃强凌弱、向中东输出战争、发军火财,受到中东国家的普遍赞赏。

总之,中国和中东国家均面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艰巨任务,均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潜在挑战。中国与中东国家处于亚洲的东西两端,双方共同努力,探索南南合作的新模式,将共同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孙德刚,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聂舒翼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