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外景。新华网 翟子赫 摄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各界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民意、民智、民力在这里汇聚,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国家的意志在这里交融。通过两会,世界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时代脉动,也能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在中国,国家各项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正因如此,两会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重要窗口。
数据显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到了15.7%,比上一届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中,非中共委员占60.2%,56个民族都有人选。代表14亿多中国人民参政议政的代表委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利益和愿望。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当面倾听意见建议。各国家机关依法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许多被吸纳进政策决策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与全国人大会议每年同期召开,政协委员不仅要讨论政协的问题,还要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参加对有关法律修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的讨论,这样的制度安排真正实现了让人人起来负责、人人监督政府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会”式民主。
近年来,从代表委员提交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补齐农村养老短板等内容的提案议案,到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全国两会,让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也将“人民至上”理念深深镌刻在中国式民主实践进程中。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重要民主形式更好结合起来,构建起覆盖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民、56个民族的民主体系,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持续参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两会,正是中国式民主的一场生动“公开课”。(孟庆川)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孟庆川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