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在焊接车间的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科技创新”,是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从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到“委员通道”、再到《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都是高频词。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政府工作报告》里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正是中国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的坚实步伐。
就在代表委员齐聚北京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王亚平正在太空“出差”,她表示,“能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履职,自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今年年内,中国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并共同在轨工作一周左右时间。两会上这些提气的声音背后,是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的蓬勃景象:“嫦娥”“天问”“羲和”向宇宙深处进发,量子信息、干细胞研究勇闯“无人区”,5G、高铁等点亮美好生活。
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8.7%,研发投入占到全国企业的70%;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完成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这样的提法凸显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理念。
回看两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再次确认: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一个预判准确、目光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把科技创新“政治化”“集团化”和“武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国内工业企业遭遇到的供给冲击,大多与技术短板有关,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形成“卡脖子”难题,限制了中国经济发展。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不断提高中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同样有着愈发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科技创新正是一招化解之法。举例来说,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不断开拓应用新场景,“赋能”制造、商贸、医疗、教育、交通、政务、文体等行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为1998亿元。到2026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可以创造新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与增长极,对于形成更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条、增强企业预期与信心大有裨益。科技工作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上见成效,在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上见成效,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见成效。
“科技创新”有热度,“自立自强”有力度。在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中,我们能够确定的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不断向前发展,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展望未来,科技创新还将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改善民生福祉、支撑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升中国发展的“含金量”。(何洌)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何洌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