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片来源:新华社)
“双方应当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装出发,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代替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道。”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时表示。用“三原则”代替“三分法”,正是解开“中美如何找到正确相处之道”这个方程式的关键所在。
中美关系目前正面临建交以来少有的严峻挑战,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世界重陷分裂的严重担忧。尽管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美方领导人和一些高官多次表示,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但受美国国内结构性矛盾日益激化和政治变化的影响,这些承诺从未落地,反而是一些美国政客不断炒作所谓“中国威胁”,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甚至公开否定自尼克松政府以来开启的对华接触战略。这些消极举动对中美关系造成了破坏性影响,严重损害了两国利益。对美国政府种种施压行为,中国也予以有力回击。2021年7月中美天津会谈中,中方就给美国“补上一课”,提出了“两份清单”“三条底线”,被美媒认为是“中国明确向美国划下红线”。
50年前,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成功举行会谈,共同发表了“上海公报”。这趟“改变世界的一周”的“融冰之旅”,打破中美两国间持续20多年的坚冰,重塑了国际格局,广泛造福了两国与世界。50年来,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在经济、能源、两军、执法、教育、科技、网络、环保、地方等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做大中美合作的“蛋糕”。
以被称为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经贸关系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尽管美国自2018年以来对中国多次加征关税、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供应链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2021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仍达到755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凸显中美贸易领域的紧密依存。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1年8月对美国在华企业的调查显示,95%的受访企业表示2020年在中国是盈利的。上海美国商会2021年9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72%在华从事制造业的受访美资企业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并无将任何生产迁出中国的计划。疫情发生后,中国成为不少美国企业全球利润增长的“主引擎”。贝莱德、摩根大通等一批华尔街巨头更是以实际行动给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日本经济新闻》称,尽管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并未消除,但两国在贸易领域相互依存态势不减反增。
美国商界也对拜登政府迟迟不愿解除对华加征关税措施感到不满。一年多来,美国企业和商业协会多次致信美国政府,要求尽快扩大自中国进口的关税豁免范围。实际上,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早已被证明是“搬石砸脚”。据穆迪分析公司测算,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超90%都由美国企业和家庭承担;在高关税的推波助澜下,美国通胀率也一路走高。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指出,美国消费市场无法放弃来自中国的商品,增长的商品成本只能由美国消费者承担。据美国民间反关税壁垒组织“关税伤害家园”统计,截至3月7日,加征关税已经给美国人造成了超过1120亿美元的损失。
50年来的诸多实例早已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中美都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的情况下,两国更应加强合作,扩大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拉长两国合作的清单,推进各领域各层级的接触沟通和交流合作,激活两国人民交往的热情,拉紧中美之间友好的纽带。
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和健康发展,对国际社会也有重大意义。从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阻击埃博拉病毒,到推动签署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引领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美合作办成了一件又一件有利于世界的大事。面对当前的诸多全球性挑战,中美都应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在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疫苗、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危机等诸多方面,两国都可以携手向世界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
中美关系的主流应当是合作,以竞争来定义是以偏概全。即使是竞争,也要有边界,基于公平公认的国际规则,既让本国更快更强,也让各国更加团结,一起向未来。即使有竞争,也应该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更好,谁能为这个世界作出更多贡献。中美双方需努力妥善处理分歧,加强合作,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努力找到新形势下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努力造福两国、惠及世界。(聂舒翼)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聂舒翼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