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驶向老挝。新华社发(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去年以来,又有10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达到180个。”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最新情况。从2013年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到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达到180个,短短8年多时间充分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号召力。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名副其实。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扎实推进。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但“一带一路”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步履不停。中老铁路、以色列海法新港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中巴经济走廊、比雷埃夫斯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建设运营稳步开展;中欧班列开行量和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认为,基础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领域和核心内容。不论是面对数字化发展浪潮、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注入经济新动力的“数字丝绸之路”,还是直面低碳转型难题、引领国际社会走可持续发展新路的“绿色丝绸之路”,基础设施“硬联通”内涵不断深化,“一带一路”自身也不断转型升级、展现旺盛活力。
“一带一路”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亮点纷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制度、发展水平、规则体系乃至关税水平、检验检疫标准不尽相同,因此规则标准对接显得尤为重要。8年多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规则标准对接互认,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效显著,如中国发起建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准信息平台;实施《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开展标准外文版制定,在基础能源设施方面开展沿线国家油气管道标准分析研究,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倡导研制城市间信息互联互通标准……理念、政策、机制、服务等“软联通”的加速完善不仅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而且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朝更深层级迈进。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模式,谋求同沿线国家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搭建了分享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机遇的多方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互帮互助的“心联通”持续深入。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疫苗鸿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愈发严峻,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中国全力驰援各国抗疫,同20个发展中国家合作伙伴开展疫苗联合生产合作,其中大部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一大批“小而美”项目稳步实施,帮助共建国家民众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王义桅认为,“心联通”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坚持开放包容,反对封闭排他,容纳着不同的制度和文明,且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所有合作伙伴都一律平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心心相印,开展形式多样、领域广泛的人文交流,“心联通”促成多元互动的文明交流大格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将保持战略定力,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将“一带一路”打造成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陈洋)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陈洋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