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解局:超龄农民工,“退场”之后咋办?

2022-03-22 13:04:50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近日,一则“超龄农民工告别建筑工地”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报道,上海、天津、深圳、南昌、荆州等多地对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进行严格管理,有的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如果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干下去?”“超龄农民工劳动权益有无保障?如何转型?”带着这些网友关注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

001.jpg

(图源:网络)

夏柱智告诉岛妹,禁止“超龄农民工”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这一政策在全国多地已落实数年。应该说,有关规定符合劳动力市场要求,也符合国家对相关领域的管理要求。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及繁重作业多,高龄农民工长期施工,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仅2021年,伤亡者超过60岁的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就发生了多起。

深圳某工程监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10年前深圳正规工地已不再雇用60岁以上农民工:“年龄大了,体力精力不支,发生作业事故概率随之增大,从施工风险及农民工个人生命安全考虑,超龄农民工不宜再从事施工作业。”

某包工头也说,超龄农民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风险要素。这位包工头所在工地目前对体力工、体力技术工、长期零工年龄进行了严格管理,对非体力技术工、短期用工者,则未作年龄特别限制。

超龄农民工“退场”,建筑业会否出现“用工荒”?

在夏柱智看来,中国农民工总量约2.9亿人,规模十分庞大,在工资水平提高、权益保障到位的基础上,仍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农民工队伍。此外,建筑施工领域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用工种类日趋多元,用工结构不断调整,整个市场对重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将逐步减少。

002.jpg

(图源:网络)

超龄农民工“退场”,收入、养老怎么保障?这是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关系到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农民工群体能否进一步分享发展成果。

截至2020年末,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逾4500元;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600元,收入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夏柱智告诉岛妹,从他长期对农民工的调研看,部分农民工离开城市建筑工地后,仍可在基层乡镇乃至自家村庄做工。

比如有农民工说,自己以前在一线城市务工,一天收入五六百元,60岁以后回农村老家,参与公路维修、建房造屋等工作,一天能赚两三百元,收入虽然减少了,但“做到70岁也可以”。也有农民工说,自己给苗木大户、养鱼大户打零工,一年下来能攒下万把块钱。可见,体力较好、仍有做工意愿的大龄农民工转岗再就业,还是有弹性空间的。

值得注意的是, “清退令”并非一刀切,比如上海,超龄者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可以从事保洁、保安、仓管等辅助性工作,由施工方为其转岗提供安排。一些地方短期内采用柔性政策,动态调控用工安全。

夏柱智表示,建筑业“清退”超龄农民工,除了保障安全外,还要与权益保障相衔接。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村居民“有地种、有粮吃、有房住”的兜底体系已经建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逐步完善,子女亲属也能为其提供基于传统伦理的保障。对于仍想工作挣钱“再为家庭出把力”的超龄农民工,有关部门应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及时跟进,为劳动者提供必要就业信息,预留维权通道,做到应援尽援。

过去几十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当中离不开农民工群体的有力支撑。对于超龄农民工,我们要充分肯定其巨大贡献,同时发挥制度优势,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他们实现“可进可退”、安享晚年。

采写/点苍

编辑/绫波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责编:张振、扈嘉翼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