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学习小组 >

【学习小组】47年前这篇报道,记述了习近平一件劳动往事

海外网 2022-05-01 19:02:05

1975年9月20日,中秋节。《延安通讯》头版头条刊登报道《取火记——延川县人民大办沼气见闻》,详细介绍了梁家河村的“沼气革命”。当时,年轻的村支书习近平带领群众建成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轰动了整个延川县。

image.png

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刊登《取火记——延川县人民大办沼气见闻》。(图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插队时,亲眼看到当地群众不仅口粮严重不足,连煮饭的柴禾也是问题。担任村支书后,他一直在思考解决村民砍柴难、做饭难、照明难的办法。

一天夜里,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介绍四川推广利用沼气的报道,顿时心潮澎湃——要是梁家河也能像四川一样利用沼气煮饭、照明该有多好!不久,延川县委决定派6人前往四川“取经”,习近平是其中一员。

“取经”回来,习近平开建沼气池。要把设想变为现实,靠什么?就得靠劳动、靠实干。《取火记》中写道:“建池需要沙子,可是梁家河没有,习近平同志就带领几个青年到15里外的前马沟去挖;建池的水泥运不进沟,他又带头从15里外的公社背了回来;没石灰,他们又自己办起烧灰场……”

经过20多天紧张施工,沼气池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人们突然发现池子漏水跑气,如果不及时清理水粪就有报废的危险。习近平毫不犹豫,同几个年轻后生连夜用桶往外吊水粪。面对沾满粪浆、又脏又臭的沼气池,习近平和技术员二话不说,直接跳进池子里,用清水洗刷池壁,寻找裂纹,进行修补。

劳动出奇迹。1974年7月中旬,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上的第一盏沼气灯,困扰老百姓多年的烧柴问题也得以解决。直到10多年后村里通上电,沼气池才退出历史舞台。

image.png

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图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在陕北插队那些年,习近平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干过,而且抢着干,从来“不撒尖”(陕北方言:不偷懒)。带村民打井,他两腿踩在泥水里,一干就是好长时间;打淤地坝,他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用尽全力砸黄土,手掌磨得全是水泡;冬天需要下到粪池里起粪,每次都是他第一个跳下去。

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一直保持着劳动本色。在正定,考察时赶上乡亲们锄地、间苗,他拿起锄头就跟大家一起干;在宁德,他的住处放着四副挑土的簸箕,两三把锄头,这是他劳动时用的工具;在浙江矿区,他换上工作服,乘罐笼下到近千米的井底,弯腰弓身沿着低矮狭窄的斜井看望慰问煤矿工......

image.png

1989年12月2日,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到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图源:新华社)

“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习近平礼赞劳动创造,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他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也经常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2016年2月,他来到江西井冈山神山村,了解当地精准扶贫情况,同村民一起打糍粑;2019年8月,在甘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他拿起一把开沟犁参与治沙劳动;这10年,他坚持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挥锹铲土、提水浇灌……

image.png

2019年8月21日,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中,他拿起一把开沟犁,参与到治沙劳动中。(图源:新华社)

作为从劳动人民中走出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对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十分关心。10年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领域立法也在逐渐完善。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55.jpg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习近平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文、配音/静玄

编辑/钟祺

制图/少鹏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责编:赵宽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