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海外网评:中东不是满足美国一己之私的“临时加油站”

海外网 2022-07-12 17:35:01

微信图片_20220712173415.jpg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图/法新社)

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当天的白宫简报会上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将于12日前往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这是拜登作为美国总统首次访问中东。在国际油价高企、美国通胀持续高涨、其自身支持率跌跌不休之际,拜登此次中东之行恐怕难以取得突破性成果。

这是一趟被延迟已久的外访。根据美媒报道,早在今年4月,时任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就已邀请拜登对以色列进行访问,但直到贝内特政府下台,华盛顿都没能敲定最终行程。拜登在就任总统的18个月后才访问中东,无论是与前任特朗普、还是同为民主党人的前总统奥巴马相比都显得太晚。特朗普在就任4个月后对中东地区进行了访问。奥巴马首次访问中东的时间是2009年6月,也就是他上任后4个月;2013年3月,他更把第二任期的首次出访安排在了中东。很显然,无论拜登怎么强调“他此行将促进美国的重要利益”,华盛顿不再视中东为优先事项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

而拜登此行想要达成的主要目标更是面临重重困难。白宫早已证实,拜登此行的重头戏之一,是劝说沙特大幅增加石油产量,以期平抑国际油价,从而抑制美国屡创纪录的油价和持续高企的通胀。受俄乌冲突和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单边制裁影响,国际油价在过去几个月持续走高。受此影响,美国国内成品油平均价格也大幅上涨,并推动通胀水平一路走高。通胀节节高升,拜登和民主党的支持率却跌跌不休。综合民调网站“538”(FiveThirtyEight)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拜登的平均支持率仅有38.5%,再创新低。法新社就称,如果拜登无力改变国际油价,他和民主党可能成为选民的“出气筒”,民主党很可能在中期选举中遭遇“惨败”。

在显然不可能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大可能给中东另一个产油大国、也是被美国视为“死对头”的伊朗松绑的情况下,坐拥1200万桶/日原油产量的沙特成了拜登的“救命稻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如果不是俄乌冲突对全球石油市场的扰动,“拜登现在根本不可能去沙特”。但问题在于,一方面,在拜登宣称要让沙特成为国际舞台上的“贱民”之后,沙特又有多少意愿来帮助他摆脱目前的经济和政治困境?另一方面,就算沙特真的愿意提高产量,又能多大程度缓解目前因地缘政治紧张、全球性通货膨胀、供应链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

此外,拜登想要通过此行修补与盟友的关系也面临不小困难。拜登此行将访问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但颇为尴尬的是,以色列正面临3年来第五次大选,在这种情况下,拜登不但要小心避免介入以色列内政,还可能要面对更喜欢共和党的前总理内塔尼亚胡再度执掌以色列的前景,本就因伊核问题、巴以问题等磕磕绊绊了好几年的美以关系,短时间内恐怕还会继续磕绊下去。

拜登在阿拉伯世界也未必能讨到多少好处。除了沙特之外,美国与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不复热络。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看来,无论是过去几届美国政府不断在中东实施战略紧缩政策,还是最近两年里美制装备在阿布扎比、利雅得等大城市和沙特炼油厂等关键设施遭也门胡塞武装无人机空袭时表现不佳,都削弱了对美国将继续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的信心。美国政府在巴以、伊核、叙利亚、也门等中东热点问题上不断“翻烧饼”的政策变化,也早已把这些中东国家折腾得身心俱疲。

同时,中东内部的地缘政治局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阿联酋、巴林等国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土耳其与沙特、埃及等国紧张关系缓和;叙利亚回归阿拉伯世界不断取得进展;断交多年的沙特与伊朗也已经“接近”结束紧张关系。种种变化表明,在经历了多年战乱冲突、意识形态敌对和阵营割裂后,中东地区开始回归现实政治,中东国家越来越多从本国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这一点,从俄乌冲突爆发后,包括以色列在内的许多中东国家至今仍拒绝“选边站”就是明证。

《纽约时报》称,在此次中东行之中,“拜登将会发现中东已经变了”。若中东真如拜登所言那么“重要”,美国就不应视之为满足美国一己之私的“临时加油站”。美国应该放弃玩弄地缘政治、维护自身霸权的种种行径,切实与地区国家合作,推动中东实现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聂舒翼)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陈洋、吴正丹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