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国际 >

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中欧发出积极信号

海外网 2022-07-22 09:19:03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主持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确认,愿共同努力,认真落实好习近平主席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视频会见以及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相互理解,推动中欧经贸领域务实合作,以中欧合作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地区局势持续紧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性继续增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此次中欧对话达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识,涉及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世贸组织改革、扩大市场开放、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实施、动植物检验检疫、金融业双向开放和监管合作等诸多领域。这是中欧双方发出的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挑战的积极信号。

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中欧建交47年,虽然历经风云变幻,但一直保持着合作的主基调,为双方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中欧经贸合作逆势而上,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2021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欧贸易保持稳定发展,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8.4%,预计全年将保持健康发展势头。今年3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一周年,中国成为欧盟地理标志产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中欧班列克服多重困难,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190多个城市,形成一张贯通亚欧的物流网,不仅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还在中欧之间架起一座“生命桥梁”。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发送防疫物资1417万件,共计10.9万吨。

中欧经贸合作是双方的现实需要,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近段时间,欧洲有人鼓吹“中欧接触无用论”“中欧经贸脱钩论”,但欧盟各国普遍对中欧合作充满期待。中欧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彼此的机遇而非威胁,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对欧盟而言,多个成员国面临高通胀和经济衰退等风险,近期已纷纷调低增长预期。扩大中欧合作,有助于提振身陷困境的欧洲市场信心、提高市场对欧盟经济复苏的预期、稳定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对中国而言,加强中欧合作,有助于稳定外部市场,助推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中欧合作是利是弊,深耕中国市场的欧盟企业最有发言权。中国欧盟商会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在华欧企得益于在中国进行创新研发,并将继续这一战略。75%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增加在华研发投入,另有18%的企业表示会保持现有研发水平。

中欧深化经贸合作,有利于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和欧盟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7.73万亿美元,欧盟27国经济总量超过17万亿美元,两者相加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6%,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时下,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显现、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持续紧张,中欧都不能独善其身。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真诚加强中欧各领域经贸合作,既能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金融服务受到的巨大冲击,也能起到“稳定锚”作用,极大提振全球经济信心,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这也是中欧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应有的国际担当。

作为多极世界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两大经济体、两大文明,中欧应当维护伙伴关系基本定位,保持对话沟通积极势头,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携手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张 红,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

原标题:以中欧合作稳定性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望海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22日   第 01 版)

责编:吴正丹、毛莉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