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在网络空间领域的恶行又一次被曝光。中方有关机构和企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下属部门先后使用41种专用网络攻击武器装备,对西北工业大学发起攻击窃密行动上千次,窃取了一批核心技术数据。相关报告细节清晰、链条完整、证据确凿,向世界公布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恶意网络攻击的事实铁证。
长期以来,美国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密、监控和攻击。从“棱镜门”“怒角计划”“星风计划”,再到“电幕行动”“蜂巢”平台和量子攻击系统,美国是一系列跨国网络安全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这一点尽人皆知。美国的网络“黑手”不仅伸向所谓“战略竞争对手”,连其盟友和伙伴也深受其害。中国互联网企业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十余年来,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网络武器对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波兰、日本、印度、韩国、阿联酋、南非、巴西等全球47个国家及地区403个目标开展网络攻击。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近年来还不遗余力地推动网络空间军事化。美国防部发布《网络安全战略报告》将“主动防御”调整为更具进攻性的“防御前置”,美军还大力发展进攻性网络作战力量,加快网络武器实战化转型,打造体系化的网络攻击平台和制式化的攻击装备库等。
网络空间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网络攻击是全球面临的共同威胁,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越来越多理性声音呼吁,反对网络霸权,加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
互联网技术应是造福人类的法宝,不应是谋求霸权的工具。今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反映国际社会共同期待。然而,作为拥有最强大网络技术实力的美国,却成为世人公认的黑客帝国、窃听帝国、窃密帝国,归根结底,是其霸权思维作祟。美国试图凭借自身技术优势,谋求对他国信息“单向透明”,并将网络攻击视为打压遏制别国的霸权工具。种种行径,已让其站在了全球网络安全和技术发展的对立面。
维护网络安全应是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安全,而非一个国家的绝对安全。网络霸权不可能带来“绝对安全”。以侵犯他国网络主权、信息安全为代价,谋求自身绝对安全,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和零和博弈思维,极易引发网络军备竞赛,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中国一直倡导各国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安全要共同维护,尤其强调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在网络空间领域应倡导对话合作,而非封闭对立。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需要各国在相互尊重、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作为发动网络窃密和攻击的“老手”“惯手”,美国却以“网络安全卫士”自居,不仅多次就网络安全问题向中国“泼脏水”,还极力鼓动、胁迫他国加入其所谓的“清洁网络”计划,企图在网络市场清除中国企业。同时,美国还酝酿成立所谓“未来互联网联盟”等,搞起拉“小圈子”、制造冲突对抗的那套把戏,给网络空间领域的国际合作制造诸多障碍。
作为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中国坚决反对并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主张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方发起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探讨并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作出了中国贡献,获得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各国应当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凝聚更多共识,应对共同挑战,共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繁荣与发展。
(李嘉宝,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原标题: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望海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21日 第 01 版)
责编:吴正丹、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