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海外网评:国情咨文渲染竞争,美国“对华焦虑症”该治了

海外网 2023-02-09 20:41:21

VCG111421491147.jpg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大厦发表国情咨文。(图源:视觉中国)

针对美国总统拜登在国情咨文演说中再度将中美关系定义为“竞争”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8日回应说,中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但不会允许美国打着竞争的旗号污蔑抹黑中国。不断渲染“中美竞争”为自己的政治议程服务,美国持续发作的“对华焦虑症”确实到了该好好治治的时候了。

在国情咨文里渲染中美竞争,似乎成了这些年美国总统的“必修课”。过去这些年里,从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到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严峻长期地缘政治挑战”,美国渲染中美竞争的调门越唱越高。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有记者在拜登演讲结束后表示,在2023年的国情咨文讲话中,中国被提及的次数高于其他任何国家。就算是没有被提到的时候,中国也是拜登演讲多个主题里的关键因素。

即便如此,一些共和党强硬派人士和保守派媒体评论员仍然批评拜登在国情咨文中展现的对华态度“软弱”。由此可见,美国政坛的“对华焦虑症”已经到了何种歇斯底里的程度。最近这些年里似乎只要与中国有关,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导向都颇有些“宁愿自己割肉,也不让别人好过”的意味。

以半导体领域为例,无论是特朗普时期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和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还是拜登政府拉拢盟友罗织对华“芯片围堵”网络,结果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破坏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同时,也对美国企业和美国高科技产业造成了不小损失。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就曾估计,如果华盛顿推行硬性技术脱钩,美国芯片公司将失去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

再来看通胀问题。尽管拜登在国情咨文中大力夸耀经济成绩,但仍难掩美国通胀高企的窘境。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涨幅虽有所收窄,但仍远高于2%的长期通胀目标,且与民生相关的多种商品价格同比涨幅惊人。尽管众多经济学家与分析人士都指出,美国单方面实施的对华关税政策在推高通胀方面有重要影响,拜登政府至今仍拒绝解除相关措施。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政府不断推行包括关税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一些政客也借此鼓吹中美经济“脱钩”,美国商务部2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却显示,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统计,美国全部50个州均对华出口商品和服务,这使得近百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受益,对华出口大豆、玉米、高粱、牛肉、猪肉的州受益明显。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1月26日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撰文表示,美国政府推行对华全面对抗政策将本国企业置于劣势地位。

中方一向认为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不是挑战,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当前,国际社会正面对诸多挑战,如果没有稳定的中美关系来保证两国合作,这些挑战与难题的解决恐怕将会面临更大挑战。美国政客若仍一味沉迷于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沉迷于炒作贩卖对华焦虑,有损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违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聂舒翼)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陆宁远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