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海外网深一度:美方应向世界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海外网 2023-02-14 18:10:42

微信图片_20230214181219.png

这张丹麦国防部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爆料“美国总统拜登批准、美国军方参与实施”炸毁“北溪”管道事件后,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日前再度发声,称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愚蠢的犯罪行为”。而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美国却一再敷衍了事,美方应向世界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事件猛料频出

长期以来,“北溪”管道事件的幕后黑手成谜,涉事多方为此争论不休。2022年9月,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瑞典国家安全局2022年底公布事件初步调查结果,称这起事件是蓄意制造的爆炸行动,但未得出“谁是肇事者”的结论。

2月8日,西摩·赫什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在题为《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中详细指认,是美国拜登政府策划炸毁了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系列管道,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对“北溪事件”的又一轮关注。这篇发布在赫什个人“订阅堆栈”网站上的文章称,2022年6月中旬,借北约“波罗的海行动”年度演习之机,美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了远程遥控炸弹。同年9月26日,由挪威海军飞机投下一枚声纳浮标,引爆炸药,炸断了“北溪-1”和“北溪-2”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按照文章说法,美国拜登“为这次行动开了绿灯”。拜登授权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组建一个跨部门工作组,制定相关计划。沙利文2021年12月主持召开该工作组首次会议,讨论一旦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美方如何回应。赫什在该文章中写道:“拜登总统将这些管道视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实现其政治和领土野心而将天然气武器化的工具。”

各方争论不休

赫什所披露的关于“美国是‘北溪事件’幕后黑手”的消息再次引发各方激烈反应。

一方面,美国和挪威方面紧急否认。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2月8日表示,赫什文中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虚构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发言人也发表了类似的评论。挪威外交部也明确否认挪威政府支持美方行动,称“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俄罗斯则要求美方做出回应,指责美国是“北溪事件”的“肇事者”。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月11日在社交媒体表示,北约方面从未将“北溪”遭破坏的事实公之于众,而调查中有很多有关“北溪”管道爆炸的事实证据,北约应就此事召开紧急会议。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月12日在接受“俄罗斯24”频道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美国官员承认,北溪和北溪2号发生的爆炸是他们的杰作,他们甚至对此津津乐道”,“这是为了阻挠俄罗斯与德国开展合作。”

这一消息也在德国引起高度关注。席勒智库学者奥盛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公司拥有“北溪”管道项目的大量股份,且境内也有很长的管道线路,如果文章属实,这意味着美国针对德国基础设施实施了恐怖袭击,他呼吁德国议会需要对事实真相进行公开调查。

真相亟待回应

尽管北溪事件迷雾重重,但是无论幕后黑手是谁,“北溪事件”导致的经济代价十分沉重,为其埋单的也是饱受能源短缺之苦的欧洲百姓。作为重大跨国基础设施,北溪天然气管线爆炸事件对全球能源市场和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北溪事件”彻底断送了俄罗斯通过北溪管线恢复向欧洲供气的可能性,由此产生的能源价格高涨等“经济账单”终将落在欧洲百姓头上。

面对如此重大的基础设施破坏事件以及赫什的爆料和各方的质疑,美国的主流媒体却基本视而不见。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赫什在最近的采访中提到美国主流媒体的对该事件的“集体失明”。赫什称,“北溪”管道被炸毁背后的故事“并不难找到”,并指出“明显有一些北约国家参与其中”,“但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许多媒体都已成为白宫和拜登政府的掩护”。

面对各方质疑,美国仅仅以“假新闻”予以回应,显然难以令国际社会信服,美方应当向世界作出负责任的交代。英国《每日邮报》援引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的话称,国际社会必须查明是谁进行了这次破坏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如果有人做过一次,他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再做一次。” (文/老度)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何洌、吴正丹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