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名女大学生坐地铁,怀疑被同车厢男子偷拍,尽管对方随后自证清白,女生仍在网上发帖称其“猥琐男”;最终,警方介入、学校出手、女生道歉,一时间沸沸扬扬。原本“千夫所指”的男子重获清白,女生反倒成了众矢之的,眼看事情就要朝着难堪收场去了。
近些年,这类基于不实基础、对他人横加指责、抹黑甚至诬告的“小作文”不少,当然最后也反转乃至反噬了。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形——
有的在社会事件中竭力描摹“现场”。比如去年安徽灵璧中学生死亡案,有人描述“受害者身上有被玻璃扎、烟头烫痕迹、嘴里被塞鞋”“打人者是校长外甥”“教育局施压化解此事,派出所要求统一口径”“死者父亲遭威胁”,诸如此类不实传言被大量传播,对廓清事实无益,反而助长猜疑。
有的一言不合,就叫别人“社死”。比如“清华学姐咸猪手”事件,女生发帖称遭学弟摸臀骚扰,曝出对方衣着外貌信息,扬言让其社会性死亡。在对学弟铺天盖地的骂声中,校方查询监控,发现所谓骚扰是个误会,人家没碰到她。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不小。
有的为求“黑红”,语出惊人秀下限。比如江歌案中的刘鑫,非但不感恩施救者江歌,反而屡写“小作文”出言刺激受害者母亲,甚至打悲情牌募捐赔偿款。她甚至利用失德换来的名气在网上带货,流量变现的生意做得不亦乐乎。
类似这样的网上“小作文”,没有可信度,动机也难见光。其制造对立、操弄流量的手法,不仅消耗了公共讨论的理性和耐心,还煽动情绪和戾气,可以说是全网公害。
有人会问,既然此类“小作文”本身在事实上站不住脚,为啥总能在信息海中一骑绝尘、引发热议?
有传媒学者指出,如今网络舆论表达有特殊的“负面偏好”,不管真相如何,有意无意进行负面评价更容易博取关注。风平浪静哪来流量?对立冲突才有卖点。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彪所言,以流量为表征的商业诉求,驱使“负面偏好”成为牟利手段,一些运营者以制造社会矛盾、对立冲突哗众取宠,获取点赞和流量。在这种环境下,小道消息策马狂奔,事实真相姗姗来迟,就成为常见景象。
的确,在每个人都面临海量信息轰炸的今天,面对一桩热点事件,要对信源和事实甄别处理、要获取各方当事人的声音、要对所写所讲检视酌定,本就是一件特别花时间费功夫的事,这也是逼近真相、还原真相所必需的。但网络的即时性颠覆了这些,信息从指尖发出,瞬时抵达亿万终端,就算“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只要内容够火爆、有争议,照样引来一堆互动跟帖。
尤其是那些有意为之、刻意操纵的“小作文”,往往不在乎什么事实真相、社会伦理,编辑起来几无成本,蹭上热度就可发布。眼看着一轮轮“小作文”搅动舆论又短时间反转“塌房”,有人感慨,互联网有记忆,可未必长记性。最近的案例再次给大家提了个醒,那就是网上冲浪也需“言责自负”,要想不被反噬、不惹上麻烦甚至官司,发言就要基于事实、客观叙述、理性表达,千万别搞煽动对立、随意剪裁事实那一套。
这也提醒我们这些“围观者”,面对一些热点,不必太着急上情绪,让子弹飞一会儿,等等看事实如何,再做表态也不迟。一时义愤热血上头,事后却被证明自己是被人耍了,那是什么感觉?长此以往,有些社会议题甚至可能形成“狼来了”效应,让真正应该被声援、被帮助的人求告无门。这绝非好事。
文/云歌
编辑/绫波
视频/山秋、安先、胡杨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责编:李冉